近期A股市場震蕩加劇,但機構并不悲觀。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截至8月18日,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倉位升至近92%;截至8月11日,私募整體倉位也接近八成,處于今年以來較高水平。
從布局方向來看,醫藥領域備受青睞。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8月22日,8月以來超200家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生物醫藥、電子設備、機械設備等行業居前。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A股向下空間有限,隨著經濟逐步復蘇,估值處于歷史低位的醫藥板塊和逐漸回歸合理估值區間的科技賽道均值得關注。
(資料圖)
8月以來,A股市場震蕩加劇,機構如何應對?從倉位情況來看,保持進攻態勢成機構共識。
據數據統計,截至8月18日,公募股票基金的整體倉位為92.12%,相比于前一周加倉了0.11個百分點。具體來看,截至8月18日,普通股票型基金倉位為93.29%,相比于前一周上升0.03個百分點,偏股混合型基金倉位則上升0.14個百分點至91.97%。
私募倉位也較為積極。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11日,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為79.43%,處于今年以來的較高水平。其中,滿倉(倉位>80%)的股票私募占比為56.21%,中等(50%≤倉位≤80%)倉位股票私募占比為31.92%,而低倉(20%≤倉位<50%)和空倉(倉位<20%)股票私募占比僅為11.04%和0.84%。
倉位高企的背后,是機構對于當前權益資產的樂觀預期。半夏投資創始人李蓓分析稱:“目前市場總體風險偏好偏低,股票基金賺錢效應偏弱,但股票基金份額卻維持正增長。與此同時,國內流動性環境依舊合理寬裕,企業盈利正逐步企穩,疊加穩增長政策密集出臺,股票資產的性價比愈發凸顯,當下無疑是加倉股票的較好時點。”
星石投資合伙人、高級基金經理方磊也認為,當下無須對市場過度悲觀。8月18日,國證A指市盈率為16.4倍,處于2010年以來40%左右的分位數水平,后續隨著經濟逐步修復,A股市場有望出現更多結構性機會。
看好結構性機會的機構,瞄準了哪些投資方向?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8月22日,8月以來共有233家上市公司接受了機構調研,其中屬于醫藥生物行業的上市公司共計24家,占比排名第一;歸屬于電力設備、電子、機械設備、基礎化工行業的上市公司則分別有23家、18家、13家和11家。與此同時,上市公司披露信息顯示,運舟資本創始人周應波、勤辰資產合伙人崔瑩等知名私募基金經理還組團調研了普洛藥業。
不僅密集調研,諸多機構已經出手布局了醫藥板塊。數據顯示,8月14日至8月18日,公募股票基金主要加倉的行業為醫藥生物、計算機和電力設備,主要減持的行業為國防軍工、美容護理和公用事業。
滬上一位私募創始人認為,目前醫藥板塊整體估值水平處于歷史較低位置,創新藥、中藥等板塊性價比愈發凸顯。與此同時,科技板塊仍是長期成長空間較大的賽道,伴隨著其估值回歸合理區間,后續機會值得關注。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