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焚書坑儒的主人公是秦始皇。
2、焚書坑儒,是漢語的一則成語,意指焚毀典籍,坑殺書生。其結構為連動式,在句中作主語、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西漢·孔安國《〈尚書〉序》),后人據此典故剪裁“焚書坑儒”一語成為成語。
3、成語寓意:秦始皇進行焚書坑儒,目的是統一思想, 對那些反對中央集權制的思想和言論進行壓制,但是他的做法太過分了,太殘暴了。焚書,毀滅了秦以前長期積累起來的文化財富;坑儒,殺害了許多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從此以后,秦朝宮廷里真正有學問的人大大減少,而那些專會阿諛奉承、欺上瞞下的奸賊如趙高之流,逐漸成了秦始皇身邊的重要人物,秦朝開始走下坡路。
《漢書·地理志下》稱此事件為“燔書坑儒”。《后漢書·陳蕃傳》稱“焚書坑儒”。《漢書·地理志下》的作者班固,東漢人,距大秦帝國三百年。《后漢書·陳蕃傳》的作者范曄,南朝宋人,距大秦帝國六百余年。2008年清華大學對“清華簡”歷史文物研究成果表明,漢代以后流傳至今《尚書》部分文章是系篡改、偽造的文本。“焚書坑儒”這一詞語的出現,帶有貶低秦始皇及秦政權的強烈色彩,屬于一起典型的篡改歷史事實的文化造假。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