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上海8月10日電(記者劉禮文)擴大覆蓋面、推動特色化、嚴把質量關,今年上半年,上海證監局圍繞全面注冊制改革中心任務,積極引導投資者樹立價值投資、理性投資、長期投資理念,持續推進轄區證券期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以“零容忍”態度嚴打各類非法證券期貨活動,切實保護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上海國家級投教基地總數居全國前列
(資料圖片)
“積極圍繞全面注冊制改革中心任務,不斷擴大投資者教育服務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持續提升投資者教育服務活動實效。”上海證監局相關負責人在總結上半年投保工作時表示。
從具體舉措來看,上海證監局一方面有效發揮投保聯盟平臺紐帶功能,圍繞“全面注冊制,改革向未來”主題,深入做好全面注冊制知識普及、規則講解和風險揭示等工作;另一方面主動加強主流媒體對全面注冊制改革的宣傳引導,開展“走進注冊制,擁抱新經濟”走進上海上市公司系列活動,聯合有關單位支持舉辦2022上證杯高校ETF箐英選拔賽,發布大學生財富素養調查藍皮書。
緊抓關鍵時間節點,不斷拓展投教深度廣度。例如,在今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防范非法證券期貨活動宣傳月等重要時間節點,上海證監局持續深入開展投資者教育保護宣傳活動,注重投放渠道,提升活動效果。
再如,在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密集期,上海證監局指導上海上市公司協會舉辦上市公司2023年年報業績說明會暨投資者網上集體接待日活動,共有417家轄區上市公司召開業績說明會,大部分公司均由董事長或者總經理參與活動,直接與投資者互動交流。
提前布局、服務前移。上海證監局主動對接相關意向單位開展宣傳動員、政策解讀,推動各方力量合作共建投教基地,積極探索黨建引領、政企合作、產教融合等模式,使上海地區投教基地布局呈現出專業化、特色化、多樣化的良好趨勢。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上海地區已獲命名的投教基地達23家,其中包括10家國家級投教基地,數量居全國前列;共計培育后備基地30余家。
協同聯動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一線監管部門是第一道防線。今年上半年,上海證監局多措并舉,廣泛協同聯動,唱響防非宣傳主旋律,譜寫糾紛化解新篇章。
上述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該局聯合上海市網信辦、上海市檢察院、上海市公安局簽署合作備忘錄,開展網上非法證券活動治理專項行動,在信息清理、聯合檢查、線索研判等方面,建立常態化溝通協作機制;召開“清朗浦江·網上非法證券活動治理”部署會,共同督促轄區網站平臺建立健全內容信息審查清理機制,清理處置大量涉非信息和涉非賬號;聯合警方開展打擊網絡直播非法薦股專項行動,查處13個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90余名,涉案金額超2億元。
堅持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上海證監局大力推進證券期貨矛盾糾紛調解工作,指導上海資本市場人民調解委員會持續加強組織建設、能力建設和隊伍建設,有效發揮吸附化解屬地矛盾糾紛的功能。2023年上半年,共辦理糾紛調解案件150件,達成和解并履行到位金額超781萬余元。
推動“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工作機制落地,是上海證監局做好投資者保護工作的另一大“重頭戲”。
上海證監局指導上海資本市場人民調解委員會與上海金融法院在投資者損失核定、調解員委派、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和上市公司賠付損失等環節緊密配合、通力協作,以“示范判決+專業調解+司法確認”模式全鏈條化解矛盾糾紛,有效提升了投資者的維權體驗,節約了司法裁判資源。“近期,我們指導上海資本市場人民調解委員會成功調解6件投資者訴某上市公司虛假陳述案件,投資者累計獲賠金額38萬余元,及涉案抵債上市公司股票8.4萬余股。”相關負責人介紹。
此外,今年上半年,上海證監局還鼓勵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探索在業務合同中加入“先行調解示范條款”,支持上海金融法院推進落實轄區證券、基金、期貨行業的訴前調解“全覆蓋”, 堅持“社會調解優先、法律處理斷后”,努力實現金融糾紛案件的分流、調解、審理工作“無縫銜接”。
編輯:胡晨曦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