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掌上春城訊 8月8日,市民陳先生向記者反映,正在施工的昆明老街龍井街挖出大條石和雜石路面,疑似清代鋪設。對此,五華區文物管理所館長徐世昌表示,不能判斷是否為清代鋪設。
施工現場
當天下午3點左右,記者來到龍井街,施工人員正在作業,挖出來的碎石被泥土包裹著堆在一旁。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先生介紹,現場施工已進行了半個月,主要針對道路排水系統,施工路段長約220米。
記者采訪時,陳先生帶著昆明歷史學者莊國祥來到現場。陳先生表示,自己是一名昆明歷史愛好者,路過龍井街施工現場發現一些大條石,有完整的、半截的,有10多塊。他推測,埋在地下的應該還有上百塊。“這些石塊的厚度和寬度均有30厘米左右,其中一面光滑,其它面粗糙,疑似清代的石頭。如果是民國的條石,為了防滑會打防滑槽,而且那時的條石也沒有清代的大。”陳先生說。
莊國祥認為此條石為清代石塊
莊國祥介紹,龍井街一頭連接光華街,一頭連接云南藝術劇院。上世紀90年代,龍井街進行路面施工,改成了混凝土路面,有一部分石頭路就被埋在了地下,從施工挖開的路段可以看到,混凝土路面下,的確有一段是石頭路面。路面中間為條石,兩邊是不規則的雜石,還有橢圓形及其他形狀的大石塊。“根據石條的厚度、堆積的方式和工藝推測,有90%以上的可能性是清代的石頭。”莊先生說。
大石塊堆積路段
隨后,記者將拍攝的石頭照片發給五華區文物管理所館長徐世昌,并向其描述了現場了解的情況。徐世昌表示,藝術劇院門口連通云南省中醫醫院的路面,確實會有以前的青石板,但不能確定石塊的年代為清代。第一,只是看到一部分石塊,且面積不大,無法還原原貌,很難推測鋪設年代。第二,隨著城市的發展,龍井街早些年就進行過多次施工,也鋪設過地下管網,原貌早已被破壞,一些建構形式有可能是后來的人們按照清代街道的形式建設的。
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何夢捷
責編:莫開井
編審:沙蘭梅
終審:周健軍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