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在公認的與東、西經一百八十度經線重疊的“國際日期變更線”,是以“格林尼治時間”為標準的日期變更線。
2、“格林尼治時間”是穿過英國倫敦郊區的格林威治天文臺的零度經線的時間,國際上規定為“世界時”。
3、一百八十度經線正好處于與它相對應的地球另一面。
【資料圖】
4、 這條穿過太平洋的“國際日期變更線”,避開了一些島嶼和地區,這是為了使它們不致分成兩個日期,因此,它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有幾個曲折的曲線。
5、 平常,我們在鐘表上所看到的“幾點幾分”,習慣上就稱為“時間”,但嚴格說來應當稱為“時刻”。
6、某一地區具體時刻的規定,與該地區的地理緯度存在一定關系。
7、例如,世界各地的人都習慣于把太陽處于正南方(即太陽上中天)的時刻定為中午12點,但此時正好背對著太陽的另一地點(在地球的另一側),其時刻必然應當是午夜12點。
8、如果整個世界統一使用一個時刻,則只能滿足在同一條經線上的某幾個地點的生活習慣。
9、所以,整個世界的時刻不可能完全統一。
10、這種在地球上某個特定地點,根據太陽的具體位置所確定的時刻,稱為“地方時”。
11、所以,真太陽時又叫做“地方真太陽時”(地方真時),平太陽時又叫做“地方平太陽時”(地方平時)。
12、地方真時和地方平時都屬于地方時。
13、 1879年,加拿大鐵路工程師伏列明提出了“區時”的概念,這個建議在1884年的一次國際會議上得到認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統一世界計量時刻的“區時系統”。
14、“區時系統”規定,地球上每15°經度范圍作為一個時區(即太陽1個小時內走過的經度)。
15、 這樣,整個地球的表面就被劃分為24個時區。
16、 各時區的“中央經線”規定為0°(即“本初子午線”)、東西經15°、東西經30°、東西經45°……直到180°經線,在每條中央經線東西兩側各7.5°范圍內的所有地點,一律使用該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標準時刻。
17、“區時系統”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各地時刻的混亂現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種不同時刻存在, 而且由于相鄰時區間的時差恰好為1個小時,這樣各不同時區間的時刻換算變得極為簡單。
18、因此,一百年來,世界各地仍沿用這種區時系統。
19、規定了區時系統,還存在一個問題:假如你由西向東周游世界,每跨越一個時區,就會把你的表向前撥一個小時,這樣當你跨越24個時區回到原地后,你的表也剛好向前撥了24小時,也就是第二天的同一鐘點了;相反,當你由東向西周游世界一圈后,你的表指示的就是前一天的同一鐘點。
20、 為了避免這種“日期錯亂”現象,國際上統一規定180°經線為“國際日期變更線”。
21、當你由西向東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時,必須在你的計時系統中減去一天;反之,由東向西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就必須加上一天。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