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永泰能源(600157)(600157.SH)召開了業績說明會,對公司儲能轉型發展2022年度經營情況以及2023年度經營目標進行了解釋說明。
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5.6億元,同比增長30.81%,實現歸屬凈利潤19.09億元,同比增長69.3%。對于凈利潤增長的原因,永泰能源表示,主要系當期煤炭采選業務焦煤產品價格同比上漲及產銷量同比增加所致。
分業務條線來看,永泰能源煤炭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36.92億元,同比增長26.17%,電力業務營業收入157.24億元,同比增長34.88%,石化業務營業收入54.68億元,同比增長85.26%。
(資料圖)
與此同時,公司積極推進儲能轉型。永泰能源董秘李軍對記者表示,公司大力提升在儲能裝備研發、電池生產與集成等方面的科研能力,在全釩液流電池全產業鏈上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優勢的產品研發與技術迭代能力。
海則灘煤礦建設持續推進
永泰能源有煤炭與電力兩個主營業務板塊,形成了煤電板塊互補的總體經營格局。在此基礎上,公司充分利用煤炭洗選副產品,加大對所屬各電廠供應,發揮煤電板塊互補的綜合管控優勢,統籌平衡運營資源,確保了主業協同發展。
據了解,公司擁有煤炭資源量總計38.57億噸,主要分布在山西、陜西、新疆、內蒙古和澳洲地區,其中優質焦煤資源量共計9.33億噸,優質動力煤資源量共計29.24億噸。
2022年,受煤炭供需關系緊張、長協煤和市場煤價差大等因素影響,公司所屬電廠長協煤簽訂量和履行情況不及預期,與周邊同類發電企業水平相當。2023年,公司把長協煤爭取作為重點工作,按照發改委等部門文件要求,公司所屬電廠克服各類困難,全力對接煤源,推進長協煤簽約量,共簽訂全年長協煤總量1728萬噸,實現了長協簽訂全覆蓋。2023年一季度,公司所屬電廠加強與重點煤企及燃料供應商深度溝通,全力提升長協煤兌現率,全面降低燃料成本,各電廠長協煤履約兌現率超過80%,電力業務經營效益持續改善,目前長協煤兌現比例還在增長中
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推進年產600萬噸優質化工用煤及動力煤的海則灘煤礦建設,該項目為國家北煤南運大通道浩吉鐵路的重要煤源點和陜北煤化工的重要原料供應點,在全面投產和充分釋放產能后公司煤炭總產能規模有望突破2000萬噸/年,其投產后所生產的6500大卡以上高熱值優質動力煤可直接通過浩吉鐵路運往公司所屬河南和江蘇地區電廠,滿足公司所屬電廠大部分用煤需求,大幅降低發電成本,實現煤電一體化發展;同時公司所擁有的1座5萬噸級和1座10萬噸級長江煤運碼頭,有利于構建公司煤電聯營。
永泰能源表示,未來,隨著我國經濟復蘇勢頭進一步增強,基建投資仍將是經濟政策的主要著力點,焦煤預期將呈現供需雙強格局,且供需總體處于緊平衡,焦煤價格預期也將保持較好水平。
至于電力方面,2022年度,公司所屬電力業務實現發電量358.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75%,售電量339.9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75%。
業績會上,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公司所屬電力機組單機容量大、技術參數高,所屬燃煤機組發電煤耗低,均實現了超低排放,2022年所屬燃煤機組供電煤耗為295克/千瓦時,較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供電煤耗301.5克/千瓦時低6.5克/千瓦時,全年可節約標煤約20萬噸,在實現降耗的同時,進一步降低了發電成本,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
儲能項目將于明年投產見效
目前,永泰能源積極布局儲能行業,確立了聚焦全釩液流電池、構建儲能全產業鏈的轉型目標。2022年8月,永泰能源與海德股份(000567)共同出資設立德泰儲能。
“公司將全力提升現有能源產業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水平,全面打造成為清潔、高效的綜合能源企業。同時,大力提升公司在儲能裝備研發、電池生產與集成等方面的科研能力,力爭在全釩液流電池全產業鏈上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優勢的產品研發與技術迭代能力。”永泰能源董秘李軍介紹道。
作為當前液流電池中最長、技術最成熟、回收利用率高、商業化程度最高的一種儲能技術,全釩液流電池具有安全性高、循環壽命長、全生命周期成本低、環保等諸多優點,政策端對儲能安全性要求的收緊讓全釩液流電池發展迎來風口。根據麥肯錫預測,預計2031年全球全釩液流電池裝機容量將達32.8吉瓦,國內2030年全釩液流電池裝機量達24吉瓦。
據介紹,永泰能源正在全面進行一期3000噸/年高純五氧化二釩選冶生產線、一期300MW/年新一代大容量全釩液流電池及相關產品生產線等各儲能項目建設,相關項目預計將于2024年陸續投產見效。上述項目全面達產后,年產值預計可達12億元以上,年利潤預計可達1.2億元以上。
在釩電池核心技術端,公司通過與具有研發優勢和先進成果的長沙理工大學合作,取得了十項全釩液流電池相關儲能先進核心專利技術,涵蓋了從電池系統到電堆結構、改性電極、交換膜等全釩液流電池核心應用范圍。同時,公司聘請賈傳坤教授為儲能裝備公司下設儲能研究院院長,大力提升公司在儲能裝備研發、電池生產與集成等方面的科研能力。
公司副董事長常勝秋在業績會上提到,“目前公司全釩液流電池全產業鏈發展架構與布局已經基本形成,并正在全面進行各儲能項目及生產線建設,預計相關項目將于2024年陸續投產見效。”
此外,據常務副董事長竇紅平透露,公司通過合作方式積極探索向抽水蓄能、壓縮二氧化碳儲能等其他儲能技術拓展,作為全釩液流電池儲能領域全產業鏈發展的補充。相關抽水蓄能項目正在積極籌劃中。
展望未來,常勝秋表示,公司力爭2025年儲能產業形成規模;2027-2030年進入儲能行業第一方陣,實現全釩液流電池市場占有率30%以上目標,成為儲能行業全產業鏈發展領先企業,儲能板塊規模與現有煤炭及電力板塊規模相當,從而形成“傳統能源+新型儲能”雙輪驅動發展的新格局。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