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都說糖尿病病人要控制飲食,我都不吃饃、面、米飯了,餓得我頭暈眼花,血糖還高,這為啥呀?”?
5月16日上午,咸陽市秦都區的金泰絲路花城小區正在進行“第9屆全民營養周”義診活動,市中心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楊亞鋒正耐心傾聽一位老年女性關于糖尿病飲食的自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5月14日—20日是第9屆全民營養周,每年此時楊亞鋒必然會帶領團隊聯合消化內科、內分泌科、眼科等多科專家走進社區、學校,開展營養科普宣教及義診,為重點人群提供飲食指導,為普通人群宣講均衡膳食、營養健康知識。
轉行做營養師的初衷
平時文靜內斂的楊亞鋒,談起營養治療的淵源,就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
“古人有病從口入,醫食同源,藥食同根的信條,而且西方也早有‘食物是最好的藥品,最好的食物就是最好的藥品’的理念。”
一個原本從事內分泌專業的醫生怎么轉行做起了營養師?
楊亞鋒坦言剛開始學習進修臨床營養時,身邊還存在諸多疑惑的聲音:想躺平?嫌累不想上夜班了?營養科不就是吃吃喝喝嗎?……
面對周圍關心或者質疑的聲音,楊亞鋒卻打定了主意。她深知不是所有藥物都能很好治愈疾病,即使它很對癥,她查房時親眼看到有患者因為各種原因吃不上飯或者沒有可選可吃的食物,日漸消瘦、形容枯槁。
“醫院真的存在‘饑餓’啊!醫生為患者下禁飲食的醫囑容易,但營養支持如何計算、如何支持患者順利渡過禁飲食期,這就不簡單了。造成營養不良的疾病千差萬別,而疾病的代謝又千變萬化,疾病治療和營養支持對患者都很重要。”?
咸陽市中心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楊亞鋒
楊亞鋒決心從基礎治療開始,參加四川華西醫院臨床營養學進修學習以及多場全國臨床營養理論實踐培訓,帶領全科人員學習國內外最前沿的營養學指南,辦公室的鐵皮柜子展示著各種類型的食物營養價值模型方便患者了解。2014年6月,楊亞鋒在醫院支持下建立了咸陽市首個規范化、標準化診療型的臨床營養科。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醫院營養工作從無到有,科室從最初2人逐漸發展至6人,從“小透明”到“MDT常駐科室”,與縣區醫院開展遠程營養會診,為市內兄弟醫院傳經送寶,為疑難重癥、圍手術期、圍產期及腫瘤、肥胖等內外科患者開營養醫囑、營養治療處方,目前臨床營養科已開設有代謝營養科專家門診(面向糖尿病、高血壓、腫瘤患者、孕婦及肥胖等人群),開展有營養宣教、營養咨詢、營養評估、營養會診、膳食指導、腸內營養配制、危重癥患者營養治療和人體成分分析等工作,為營養不良、營養過剩、營養失衡等各類人群提供營養支持治療。
2022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在全國范圍內確定了207家醫療相關機構為臨床營養科建設試點單位,楊亞鋒帶領的臨床營養科赫然在列,獲批試點方向為醫院營養篩查、評估、診斷、治療一體化流程建設。對楊亞鋒來說,這是對她長久以來堅持的認可和鞭策。
營養治療——補齊最短的那塊板
一只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某塊木板較短,這只桶就無法盛滿水。對于臨床治療這個“木桶”來說,早年間營養治療就是桶里最短的那塊“板”,楊亞鋒介紹。
現在營養治療在臨床綜合治療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專業醫師會根據營養學原理,通過營養教育、治療膳食、腸內營養、腸外營養緩解疾病,增強其他治療措施的效果,加速患者康復。它對提高疾病治愈率、提高床位周轉率、降低藥占比及醫療支出都具有積極作用。
28歲的小劉就是營養治療的受益人,前不久他不慎從約2米高的地方摔下,當即昏迷,在中心醫院緊急接受了全麻下開顱血腫清除術和去骨瓣減壓手術。
術后小劉持續昏迷,為保證營養攝入,科室予以留置鼻胃管予以營養支持。楊亞鋒每日定時查房,結合其病情開展營養診療,調整營養治療方案,經過規范、連續的營養干預治療,2個月后小劉的貧血、低蛋白血癥及腹瀉、消化道出血等癥狀都得到了糾正,意識恢復,臉色紅潤,還可以在攙扶下下床活動,3個月后小劉體重明顯增加,精神狀態良好,隨即順利開始接受康復功能鍛煉。?
“營養始于臨床,更應該到生活中去”。
為此楊亞鋒積極利用全民營養周、世界肥胖日、食品安全宣傳周等時間段,每年平均50余次走到人群當中開展營養科普宣教,為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制定營養食譜,在傳統節慶日發布重點人群飲食指南,受益群眾上萬人。2020-2022年,科室連續三年獲陜西省科普示范單位,楊亞鋒個人也獲得了“營養宣教先進個人”稱號,相信將來有更多人關注到營養治療的重要性,楊亞鋒滿懷信心。?
編輯:李瑜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