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收到問詢函已超3個月,8月16日晚間,*ST皇臺(000995)終于發布公告,就深交所向公司發送的2022年年報問詢函進行回復。與此同時,*ST皇臺的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申請也獲得深交所同意,公司股票將于8月18日開市起撤銷退市風險警示,證券簡稱由“*ST皇臺”變更為“皇臺酒業”。
《》記者就未來公司治理、可持續經營等情況致電*ST皇臺,但截至8月17日發稿,公司并未予以回復。
近三萬字
【資料圖】
回復交易所問詢
作為西北地區最大的白酒、葡萄酒制造企業之一,*ST皇臺主要從事白酒、葡萄酒、酒精、糖制品的生產和銷售。
往前回溯,深交所此前對*ST皇臺2022年年報進行事后審查時發現,公司的財務報告中有多項數據存疑。因此,深交所于今年5月8日向公司發送問詢函,就*ST皇臺2022年季節性收入分布與往年差異較大、直銷(含團購)模式毛利率大幅增長、經銷模式是否存在虛增收入、存貨跌價準備轉回或轉銷金額較高等問題進行問詢。
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通過跨期確認收入、少計費用或跨期調節存貨跌價準備、收入應當扣除而未扣除等方式規避股票終止上市的情形。并要求公司于5月22日前做出說明。然而,對此次問詢函的回復卻延期到了8月16日才得以披露。記者注意到,公司
此番披露的回復函長達42頁、近3萬字,對各項問題一一進行了說明。
具體來看,就問詢函中提及的*ST皇臺2022年季節性收入分布與往年差異較大的問題,*ST皇臺回復稱,由于公司的經銷模式為經銷和直銷(含團購)模式,且經銷商規模呈逐年上升趨勢,公司的銷售模式也從直銷逐步向經銷+直銷轉變。2022年,公司在保證大本營市場經銷商穩定的基礎上,積極開拓省外經銷商規模,公司銷售模式逐步轉變為以經銷模式為主,因此2022年各季度的營業收入相對較為均衡。
此外,針對*ST皇臺經銷模式相關收入確認是否合理合規、是否存在虛增收入的情形等問題,*ST皇臺解釋稱,經銷模式下可以利用經銷商的網絡渠道、關系和資金等優勢資源擴大市場份額,因此,公司2022年著重圍繞經銷渠道發力,倚重經銷商進行渠道開拓。在近年公司建立和鞏固的市場基礎上,公司通過大力開拓和完善銷售渠道、精準產品定位、優化產品結構以及不斷提升產品品質等措施,使得公司產品進一步得到消費者認可,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上述因素促進了公司報告期內經銷模式營業收入的大幅增長。
再次“摘星脫帽”
后續發展待觀察
除了回復深交所問詢函,8月16日晚間,*ST皇臺同步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股票交易將于8月17日(星期四)停牌一天,并于8月18日(星期五)開市起復牌。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后,股票交易日漲跌幅限制由“5%”變更為“10%”。
*ST皇臺稱,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后,公司經營狀況暫時不會發生重大變化,仍可能面對宏觀經濟、行業競爭、產品市場等變化風險,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資料顯示,*ST皇臺曾是西北地區有名的白酒企業,甚至一度與貴州茅臺(600519)齊名,號稱“南有茅臺、北有皇臺”。白酒行業分析師、知趣咨詢總經理蔡學飛對《》記者表示:“*ST皇臺作為酒類上市公司,曾經也是區域名酒,在西北市場擁有一定的市場基礎。但是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說,目前的皇臺品牌知名度較低,銷售體量有限,是標準的地方中小型酒企。”
值得關注的是,這并不是*ST皇臺首次“摘星脫帽”成功。自2000年登陸深交所后,*ST皇臺先后于2004年、2009年、2015年、2018年、2022年5次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ST皇臺最近一次“披星戴帽”始于去年4月份。2022年4月27日,*ST皇臺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為9108.81萬元,同比下滑10.42%;凈利潤虧損1355.48萬元,同比下滑140.48%。隨后公司發布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告,股票簡稱由此變為“*ST皇臺”。
2022年,*ST皇臺業績扭虧為盈。據其披露的2022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當年實現營業收入1.36億元,同比增長49.7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5.61萬元,同比實現扭虧。*ST皇臺發布公告稱,不存在《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3年修訂)》第9.3.11條任一情形,亦不存在股票交易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符合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的條件。
“暫時的‘摘星脫帽’無法改變企業的經營困局,*ST皇臺還應該回到品質層面,做好市場的推廣與消費者教育,捋順渠道關系,成為‘小而美’的酒企,從而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蔡學飛稱。
“*ST皇臺已經錯過了白酒行業的黃金發展期,未來需要面對強勢酒企向西北市場滲透、異軍突起的醬香酒不斷搶占濃香酒市場份額以及當地強勢酒企這三重壓力,*ST皇臺恢復元氣仍任重道遠。”武漢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肖竹青在接受《》采訪時稱。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