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北京團市委下發
【資料圖】
2023年“青年服務國家”
首都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重點團隊名單
其中北京工業大學城市建設學部
“一轉成橋”實踐團
獲此殊榮
來和工小V一起了解一下
這支暑期社會實踐重點團隊吧
\ | /
★
為進一步推動教育端與產業端的深度融合,落實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的有效溝通,城建學部組織多個團隊投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為首都及周邊地區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其中,由張文學教授帶領的“青研科創”項目“一轉成橋”實踐團赴河北省雄安新區,對京雄城際鐵路R1線上跨霸徐鐵路轉體橋工程進行了實地調研學習。
城建學部“一轉成橋”實踐團由11名本科生組成,今年4月,部分成員曾前往京雄城際鐵路R1線上跨霸徐鐵路轉體橋工程實地進行考察,對轉體橋球鉸施工情況、橋頂工程進度等進行了現場調研跟進,對該團隊模塊式球鉸設計進行了優化改良。
7人現場參與轉體橋轉體全過程,協助工程項目組,進行轉前工作準備,并通過對梁端振動加速度的測定進行轉體橋轉中安全監測工作。該轉體橋于7月19日凌晨進行試轉,20日凌晨0時正式開始轉體,當日2時許,順利完成。
本項目在2023年“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競賽中,榮獲全校唯一主賽道特等獎。此外,“一轉成橋”實踐團的同學們還參加了2023年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之鄉村振興“篤行計劃”專項行動出征儀式,并榮獲示范團隊稱號。
團隊成員通過對理論成果的再次實踐應用學習,繼續改進研究成果,將理論研究、數值模擬與工程實測相結合,在工程實踐中優化理論體系。
在此次實踐活動中
團隊成員們收獲頗豐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聽聽
同學們的感想吧~
郭
若
楠
這次“一轉成橋”的實踐活動,我們走進轉體橋實際工程,親眼見證了雄安千年大計的建設步伐。現場的工程師向我們具體講解了各部件的功能、轉體技術,我們也協助完成了轉體過程的監測任務。當書上的結構出現在眼前,我興奮又迫切地在實際工程中學知識、練技術。實踐的力量正在激勵著我,精進理論,通過與數值模擬、工程實測的結合,優化我們的球鉸設計以及安全監測理論等。真正在實踐中汲取知識,讓“書生氣”更“接地氣”,傳承工匠精神,練就實干本領,將火熱青春投入基建事業,為服務國家戰略和首都發展貢獻北工大智慧!
張
孟
琦
參加本次橋梁轉體的實際工程,是我一次難忘的經歷。通過本次實踐我充分了解到橋梁轉體的施工,還感受到了橋梁轉體施工現場那種爭分奪秒的施工狀態。通過與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交流,我學習了很多關于轉體橋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比如轉體橋的設計和施工需要考慮橋梁的結構、荷載,球鉸的設計、安裝等多重因素,同時還需要考慮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總的來說,本次實踐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歷。在實踐過程中,我學到的知識對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張
明
昊
作為“一轉成橋”暑期社會實踐團的一員,我全程跟進了橋梁的轉體過程,并對球鉸設計施工工藝、千斤頂工作原理等進行實地調研,真正做到以實促學、以學促教,將挑戰杯項目的理論成果付諸實際,并在工程實測中發現問題,及時對研究成果進行優化和改進。學校、學部積極響應市團委號召,為我們搭建了良好的實踐平臺,作為新時代青年學生,我們應當珍惜眼下的機會,秉承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的態度,用實際行動為交通強國貢獻城建方案,奉獻北工大力量!
李
石
平
行之愈篤,知之益明。實踐是我們學習知識并真正應用的最好途徑。這次“一轉成橋”實踐項目是我第一次進入工地,實際接觸到橋梁工程的施工中去。平時只能在書本上接觸的知識,在這次實踐中變得觸手可及,而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很多是我們無法預測的,只有掌握足夠多的知識和積累經驗才能靈活應變,解決遇到的問題。我更明白,只有在實踐中充實理論知識,才能更好地提升個人素質,用實際行動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詮釋新時代青年的使命和擔當。
發揮專業特色
投身社會實踐
助力城市建設
植根首都、科技報國
續寫北工大人的精彩華章
工小V推薦
來源:校團委
排版:王可欣
編輯:呂洋、宋霖濤
審核:余乙兵、張海濤
版權聲明:工小V原創不易,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今天也是工小V
為獲評團隊點贊的一天
你在暑期參與了哪些有意義的活動呢?
咱們評論區見!
一起為在實踐中淬煉青春的北工大人
分享 + 點贊 + 點亮“在看”吧~
點分享
點贊
點在看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