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江西新聞客戶端訊(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鄒海斌)江西賽拉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出口光伏電池到澳大利亞,1到7月出口額達2682萬元。宜春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宜春市生產型企業進出口增幅高出外貿整體增幅19.4個百分點,其中鋰電新能源產業出口額同比增長92.55%。
圍繞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宜春以“買全球、賣全球”的大視野,不斷提升產品進出口規模質量,加速從“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在高水平開放中構建新發展格局。目前,該市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524家,“宜春制造”產品銷售到全球201個國家和地區。
為推動開放型經濟穩健發展,宜春加快發展外貿新產品新業態,鼓勵富硒產品、中藥材、保健食品等通過跨境電商加大出口;延長和拓展鋰電新能源、循環經濟、電子信息、金屬家具等工業品產業鏈,培育適于跨境電商銷售的新產品,形成產品出口新優勢,其中二手車出口填補了全省空白。
宜春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涂婷婷告訴記者,經過培育發展,鋰電池、太陽能電池、電動載人汽車已成為宜春出口“新三樣”產品。今年以來,江西國軒、遠東電池、倍特力等企業鋰電池暢銷全球,塞拉弗新能源、宇澤半導體等企業的太陽能電池等光伏產品擴大出口,宜春康橋、亞非汽車、正廣通等企業成功出口電動載人汽車。
圍繞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宜春市深入實施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入企行動,引導企業充分利用RCEP原產地累積規則、關稅減讓和投資貿易便利化措施等優惠政策,加快拓展RCEP區域市場。上半年,該市對RCEP國家進出口額同比增長26.84%,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數量和金額分別同比增長217.4%和72.8%。
7月31日,省政府印發《中國(宜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宜春市按照“一區多園”的總體布局,推進宜春綜合試驗區核心區和“全市覆蓋、特色建設、錯位發展、梯次協同”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設,加速跨境電商與宜春產業體系融合,打造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產業集群,構建立足贛湘區域、融入大灣區、聯動長三角和京津冀、面向全球的跨境電子商務生態圈。
在江西國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PACK生產車間成品線上,工人們正在進行封箱操作,為PACK下線測試好準備工作。攝影|通訊員廖凱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