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6月是第22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制造業第一大國,但隨著社會發展,公共安全治理難度也日益加大,公共安全風險無處不在。每發生一起安全事故,特別是傷亡事故,都會給家庭留下無盡哀痛,給社會留下深刻教訓,敲響安全生產警鐘。
人人都要當好自身安全的第一責任人。人類所有的安全知識都是在歷史發展中以鮮血與生命為代價獲得的。古人留下了很多安全理念,如居安思危,要“未曾登舟,先安落水之計”,千萬不能“禍到臨頭悔既晚,船到江心補漏遲”。必須樹立安全意識,動員起來,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共筑安全防線,一起打贏安全應急人民戰爭,打好持久戰。
要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面對險情,既能共同應對,又能單兵處突。現在已經進入農村現代化,工業現代化高速發展的新時代,不能身子已經進入了城市社區生活,進入了現代企業工作,但是頭腦對安全應急的認知還停留在原有水平。著名的海恩法則指出,每一次嚴重安全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輕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1000起事故隱患。所以對所處的環境要有危機感和敏感性,要善于隨時處置身邊的安全隱患。絕不能對安全隱患熟視無睹,安之若素;而出現險情時又束手無策,坐以待斃。
各級領導干部要當好一方百姓的守護神。水火無情,險情就是敵情,搶險救災就是對敵作戰。蘇軾《教戰守策》說,“天下茍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漸,使民于安樂無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則其為患必有不測”。因此,必須對群眾開展安全應急訓練,讓他們掌握必備的安全應急知識。只要人人都能熟練運用安全應急技能,就可以有備無患,遇到危險也能化險為夷。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楊長權(武漢經開區)
責編:丁楚風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