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各位網友,你們是怎么看的?歡迎留言互動!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這一天過得開心嗎?希望小編的這篇文章能夠讓您覺得有意義!
宋時期由于皇帝把權力集中到自己手里,把官員的官分成了三份來削弱官員們的權力。在宋朝當官的頭銜很長,這其中分官,職和差遣三個意思在里邊。有官有職不一定有權的現象就是宋朝時的寫照。
唐朝開始這種官制就以經開始在用了,到宋朝時用的比較完美。在宋朝官是用來記算掙多少錢的,職位是一些虛的,差遺卻是真正實權的。我們一個一個的說說。
先說一下官,在宋朝官分品級,一品的中書令,二品的太尉,三品的正奉大夫,四品的太常卿,五品的諸中大夫,六品的奉直大夫等等,職也分很多種,比如學士等就是一種學術的頭銜,差遺就不一樣了就可以有實權了。在宋朝差遺的官員一般都有判、權、知、直、監、提舉、提點"等字,理論上算是臨時性的職務。
如果一個宋朝的官員稱呼上一大堆一點不奇怪。這正是皇帝的手段。他多數是給官員們加官但實權卻沒有,不過加官就等于加錢,宋朝官員的工資水平可以歷代中最高的。有人算過包拯的工資一年下來有幾百萬呢。
我們來說一個例子,大家就知道這個宋朝有名的史學家薛居正,他的官是做的很大從侍朗升到司空死后封太尉,雖然他的職位做到宰相這么大,但是官位不有到達尚書令,太師這樣的頂點。這是為什么,說來也不能埋怨人家宋朝的皇帝。天下這么大當官要想有實權管事的就那么幾個崗位,但是做官的人又多,只能是找些個名頭給大家封賞了。所以有的人職位變化不大但是官卻是升的快。升官發財就是從宋朝來的吧。
再來拿我們喜歡的岳飛說說,岳飛曾擔任過的一個職務,"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特封武昌縣開國子"這個節度使就是官名,制置使就是實實在在的差遺,開國子是爵位,當時岳飛算有可以節制三個地區的軍政大權了。范仲淹曾擔任過的一個職位"龍圖閣直學士、戶部郎中、陜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這個學士是職,戶部郎中是官,經略副使和知延州是差遺的實差,這個經略在《水滸傳》中出現過,老種經略小種經略的,經略就是當時地方上被差遺的有實權的官員。
再說說我們的包青天包拯,包拯做過龍圖閣直學士,權知開封府,后又官升右諫議大夫,以權御史中丞職領轉運使、提點刑獄考課院。這里的學士,大夫都是官,其它的才是有實權的職務。為什么宋朝喜歡在職務前加個權,知,提點這樣的字眼,就是臨時讓你干一下的意思。是不是有種臨時工的感覺?
在宋朝有個不大的官叫通判,這種官是直接給皇帝看著什么知府這類正官的,而且正官有什么文件一類的一定要通判簽字才能生效,本來做個一把手就和臨時工差不多了還有這么個人天天盯著你說這宋朝的官除了工資高點是不是當的也沒什么意思。這種知呀權呀的官制到了明朝就被定死了,就不再像臨時工一樣而是完全變成實差了。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