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趙語涵
7月7日下午,在“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閉幕式的成果發布環節,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發布了《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至2023)》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立足國際視野,從全球比較視角設計可比、可量化的指標體系,圍繞“六大特征”首次測評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發展水平,數據顯示北京總指數分值處于“第一梯隊”。
繼去年全球數字經濟大會首次發布“藍皮書”以來,在市經信局、市統計局等單位指導支持下,由社科院牽頭清華大學、北京工商大學、信通院、世通咨詢等機構組成的聯合課題組持續追蹤北京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發展情況,開展相關理論和實踐熱點問題,以期為北京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智庫力量”。
“藍皮書”以“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為年度主題,囊括六大主題篇章,從規模、要素、制度、技術、產業、人才等多維度、多視角全面呈現北京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成效,并系統探討北京數字經濟提速發展路徑。
根據“藍皮書”,一年來,北京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八大任務進展順利,在夯基礎、建市場、促互聯、強技術、育產業、優生態、善治理和抓監測等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進展。六大工程引領作用日益顯現,探索形成數字經濟新產業培育新模式,各項新興數字產業規模均位于全國前列。
具體來看,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完成2.0階段建設,正式啟動3.0階段500平方公里新擴工作。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建立全國首創集規則、技術、機制于一體的可信數據流通服務體系。城市空間操作系統海淀百萬平米試點完成城市脈搏、園區脈搏、商圈脈搏場景建設。市級算力中心工程推動超大規模人工智能模型訓練平臺和區塊鏈先進算力實驗平臺建設。
“藍皮書”還顯示,北京四類標桿企業特色鮮明,數字化時代的新型市場力量作用突出。標桿技術突破創新,高端芯片技術突飛猛進;區塊鏈高性能技術取得階段性突破;人工智能創新成果相繼迸發;6G技術和軟硬件研發等方面成果豐碩。同時,北京數字經濟人才市場活躍,人才優勢明顯,配套政策趨于完善,數字人才高地建設加快推進。北京市著力推進數字經濟全產業鏈開放發展,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數字驅動未來產業加速培育。
“藍皮書”研究發現,從全球來看,城市是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國內外城市競相發展數字經濟,創新化、人文化、綠色化將是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未來發展方向。未來,數實融合將縱深發展,實現以數據要素為新生產資料、以數字空間為新發展領域、以數據資產為新價值源泉的新經濟體系,推動企業從生產要素到發展空間、再到價值資產的戰略變革,推動產業革命性重構。
目前,《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報告》已成為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重點打造的品牌智庫成果,課題組將持續關注北京數字經濟發展相關問題以及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最新進展,深入研究數字經濟發展的理論與現實問題,更好地發揮首都新型高端智庫資政建言、全面支撐新時代首都北京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的作用。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