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創業板上市失利的中星技術重啟上市輔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11日,中星微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星技術”)上市輔導備案獲證監會登記受理,輔導機構是中信證券。
歷程曲折
中星技術是一家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為核心的視頻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從事公共安全領域相關的視頻技術解決方案的軟硬件開發、設備制造、產品銷售及技術服務。
中星技術在數字感知領域擁有國際領先的芯片設計技術和新一代機器視覺編解碼技術的高科技企業,面向公共安全、數字信創、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水利、工業物聯網、車聯網及家庭等領域提供數智化行業應用及解決方案。
回溯中星技術的資本市場歷程,頗為曲折。
開曼中星微曾在2005年11月15日,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2015年12月,開曼中星微從納斯達克退市。按照開曼中星微私有化價格普通股每股3.375美元(總股本13,411.61萬股)測算,其私有化時估值為4.53億美元,按照交割日(2015年12月18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測算,開曼中星微私有化時對應人民幣估值為29.34億元。
隨后,中星技術選擇返回A股上市。2016年5月,上市公司綜藝股份(600770)發布公告,公司擬以支付現金及發行股份的方式,總計作價101億元收購中星有限100%股權,其中現金支付對價金額為23億元,剩余部分以發行股份形式支付;同時,綜藝股份擬向包括其實際控制人昝圣達在內的不超過10名符合條件的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募集配套資金總額為擬不超過51億元。但最終此次借殼上市以失敗告終。
借殼失敗后,中星技術尋求獨立沖刺IPO。證監會官網顯示,2018年8月,中星技術提交創業板IPO資料。2019年9月6日,證監會發布對于中星技術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的反饋意見。
創業板實施注冊制后,中星技術于2020年7月平移至深交所創業板審核。2020年12月,中星技術向深交所提交撤回上市申請,深交所決定終止中星技術上市審核。
重啟上市
雖然上市受挫,但中星技術并未放棄沖刺IPO。8月11日,中星技術上市輔導備案獲證監會登記受理,重啟IPO。
業績方面,按照2020年中星技術披露的招股書,2017年至2019年,中星技術實現營業收入19.43億元、17.76億元和19.9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17億元、2.71億元和2.26億元。
招股書顯示,中星技術存在客戶相對集中的風險。2017至2019年度,公司向前五名客戶的銷售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59.11%、53.71%和48.07%。公司的主要客戶包括大同市公安局、太原市公安局、張家界市公安局等政府機構和中國電信(601728)等國有企業,公司客戶集中度較高。同時,中星技術也在招股書中披露了存在收入波動和盈利能力下降的風險。
股權結構上,2020年披露的招股書顯示,中星技術控股股東是堆龍中星微,直接持有公司34.61%的股份;實際控制人為鄧中翰,其通過堆龍中星微間接持有公司34.61%的股份。
隨著中星技術重啟上市,最終能否順利登陸資本市場值得關注。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