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關村(000931)論壇首設數據安全治理主題論壇,再到二十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提升網絡數據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水平、加快建設國家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體系”,數據安全行業再次站到聚光燈下,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資料圖片)
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 數據泄漏事件呈高發態勢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轉型升級加速,數據總量呈現指數級增長,數據共享流通、開發利用的訴求愈發強烈。但數據價值在得到快速釋放的同時,安全風險也與日俱增,數據泄露事件頻出。
據央視新聞報道,從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獲悉,2023年第一季度,涉及我國的數據泄露事件仍呈現高發態勢。其中,單次遭泄露數據量在10萬至100萬條區間內占比最高,接近總量的一半。
造成數據泄漏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勒索軟件持續帶來數據安全威脅、供應鏈攻擊造成的數據泄露、云上存儲數據泄露等。
實際上,數據泄露不僅會讓組織承擔聲譽受損、客戶流失等風險,而且也可能面臨罰款。
根據IBM 《2022年數據泄露成本報告》,全球數據泄露的平均成本創下435萬美元的歷史新高,83%的受訪組織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數據泄露事件。
隨著AI大模型時代開啟、萬物互聯場景實現,數據迎來井噴期,數據風險敞口將進一步擴大。中金研報也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對數據安全提出更高要求,數據安全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
數據安全需求持續釋放 “數字風洞”產品體系大有可為
基于數據安全面臨的種種問題及政策要求,目前業界已有7大類21小類的數據安全產品,有硬件的、軟件的、解決方案類的。雖有這些產品加持,但用戶依然面臨“不知道風險在哪里”“看不清系統建設價值”等難題,難以獲得安全感。
將“帶給世界安全感”作為愿景的永信至誠,基于自身靶場技術、場景實踐的積累與沉淀,此前已推出數據安全“數字風洞”產品,圍繞人和系統兩個維度,聚焦數據采集、存儲、處理、傳輸、交換、銷毀等全生命周期進行安全檢測和風險評估,驗證數據安全工作成效,使“不知道”、“看不清”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
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么是“數字風洞”?永信至誠指出,風洞起源于航空界,航空風洞測試保證了飛機的安全飛行,數字化時代,數據安全同樣也需要“數字風洞”的持續測試評估。數據安全“數字風洞”產品通過“測試-發現問題-迭代優化-再測試-再迭代優化”過程的不斷反復,能幫助用戶優化安全策略,提升安全防御能力,助力數據安全風險趨近于無,保障數字健康,解決數據安全最后一公里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永信至誠“數字風洞”產品體系也適用于工業互聯網安全、人工智能安全、信創安全、車聯網安全等領域,想象空間巨大,能給公司帶來更大的價值增量。永信至誠曾表示,未來公司會繼續加大研發創新,圍繞數字風洞在其他領域不斷深耕,陸續發布系列產品,繼續引領測試評估百億市場空間賽道。
在頗具想象力的商業價值之外,“數字風洞”產品體系也是永信至誠對于“政企用戶不斷面臨數據安全合規、勒索病毒、國家級攻擊三大挑戰”痛點的回應,對于《“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培育壯大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的貫徹落實,是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結合統一的典范。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