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回收領軍企業吉銳科技啟動創業板IPO。
5月8日,贛州吉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吉銳科技”)創業板上市申請獲深交所受理,本次IPO計劃募資11億元。
(資料圖)
處理量位居行業第五名
吉銳科技深耕新能源鋰電池循環利用領域,專業從事廢舊鋰電池正極材料回收利用及鋰電池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加工服務,主要產品包括電池級碳酸鋰、磷酸鐵、鎳/鈷/錳鹽等,主要用于制造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原料,最終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儲能、消費電子等領域。
吉銳科技盈利模式主要包括兩種:一是自產業務,通過直接采購廢舊鋰電池正極材料等,制造鋰電池材料產品,銷售給下游客戶獲利;二是受托加工,由客戶提供廢舊鋰電池正極材料,公司為其提供加工服務,按照合同提供鋰電池材料,獲取加工服務和產品收入。
根據GGII數據,2022年我國廢舊鋰電池粉處理量32.5萬噸,吉銳科技處理量位居行業第五名;2022年我國廢舊磷酸鐵鋰電池粉處理量11萬噸,吉銳科技處理量位居行業第三名。
吉銳科技掌握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全組分回收技術,可同時產出電池級碳酸鋰、磷酸鐵產品,廢舊磷酸鐵鋰粉處理規模處于國內前列。此外,吉銳科技廢舊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回收生產線于2023年開始正式投入運營,廢舊三元鋰電池粉處理量將同步大幅提升。
業績方面,吉銳科技2020年至2022年營收分別為2099.32萬元、1.66億元、9.3億元;凈利分別為-705.5萬元、3693.69萬元、1.11億元。
報告期內,吉銳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9.83%、41.13%和23.52%,公司各期主營業務毛利率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動,主要系受鎳、鈷、鋰等金屬或金屬鹽市場價格波動、產品定價機制、部分產品產能釋放等因素影響所致。若未來出現行業政策不利調整、行業惡性競爭或者公司產品售價及原材料采購價格發生不利變化等各種不利情形,則公司毛利率存在下滑的風險。
2020年至2022年,吉銳科技前五大客戶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80.91%、79.05%和79.65%,公司客戶較為集中與公司下游行業集中度較高有關。吉銳科技主要客戶為國軒高科(002074)、廈鎢新能、龍蟠科技(603906)、當升科技(300073)、長遠鋰科、容百科技、華友鈷業(603799)、天力鋰能(301152)、比亞迪(002594)、建發股份(600153)等國內鋰電池產業鏈龍頭企業,經營情況良好。
股權結構上,吉銳科技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司馬忠志。司馬忠志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吉銳科技41.49%股份的表決權。
募資擴大回收能力
根據GGII數據顯示,2022年動力電池理論退役量為36萬噸,同比增長27.2%,其中三元動力電池理論退役量為22萬噸,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理論退役量為14萬噸。主要是因為自2017年開始三元電池出貨占比大于磷酸鐵鋰電池,且三元電池循環壽命更短,退役期更早來臨,2022至2023年三元電池退役規模將大于磷酸鐵鋰電池。
未來隨著磷酸鐵鋰電池出貨占比上升,預計2024年后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理論退役量會再次趕超三元動力電池。GGII預計2027年中國動力(600482)電池理論退役量將超320萬噸。
此外,數碼電池領域退役周期基本維持在2至4年,根據GGII測算數據,2022年中國數碼退役電池理論退役量為22.6萬噸,GGII預計2023至2027年中國數碼鋰電池理論退役量會存在一定增量,預計到2027年中國數碼電池理論退役量為32萬噸。
龐大的回收需求下,吉銳科技本次IPO計劃募資11億元,其中,10億元用于年處理30萬噸鋰電池循環綜合利用項目(一期年處理11萬噸磷酸鐵鋰電池),1億元用于鋰離子電池材料循環制造研發技術中心項目。
具體看,年處理30萬噸鋰電池循環綜合利用項目利用約502畝土地,將建設一座總建筑面積為196770m2的鋰電池循環綜合利用基地。項目建成后預計可以形成磷酸鐵鋰電池單體、磷酸鐵鋰黑粉兩種廢舊電池料共11萬噸的處理能力。
吉銳科技表示,從市場需求端來看,公司客戶主要為正極材料行業先進企業,近幾年下游客戶擴產迅速,未來對鎳/鈷/鋰鹽等原材料需求增長較快,且由于公司是行業內少有的能夠大批量提供電池級碳酸鋰的回收企業,下游電池廠、正極廠與公司合作意愿較強,預計未來三年內公司現有產能將實現滿負荷運營。
在現有產能體系下,吉銳科技預計2026年及以后公司產能將呈現緊張狀態,而電池循環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周期一般不少于2年,公司有必要提前布局本項目建設以滿足未來下游客戶需求高速增長的需要。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