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靖
界面新聞編輯 |
(資料圖)
近日,創業板融資額最大的擬IPO企業惠科股份主動撤回上市申請。
據Wind金融終端顯示,截至7月31日,今年來IPO終止企業145家,其中12家審核不通過終止,133家主動撤回。
在主動撤回原因方面,監管層在問詢函中重要對公司的財務抗風險能力進行問詢和考察。界面新聞記者通過整理后發現,今年133家主動撤回的擬IPO企業中,超60家存在財務方面抗風險能力較弱的情況,占比近五成。
深交所8月4日發布公告稱,2023年8月2日,惠科股份及其保薦人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根據有關規定,深交所決定終止對惠科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8月5日,目前創業板的審核正式終止。
此外,近日各大交易所也頻繁出現IPO企業主動撤回現象。7月31日,上交所網站發布了關于賽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創板股票發行注冊程序終止通知書。公告稱,證監會收到擬科創板上市企業賽特斯和保薦機構主動要求撤回注冊申請文件,依據規定決定終止公司發行注冊程序。
同日,深交所公告稱,證監會收到山東晶導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和保薦機構主動要求撤回注冊申請文件,依據規定決定終止公司發行注冊程序。
與此同時,北交所也于近期發布公告稱于2021年6月21日受理了青島積成提交的公開發行相關申請文件,并按照規定進行了審核。7月24日,青島積成向北交所提交了相關申請,要求撤回IPO申請文件。北交所決定終止該公司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審核。
Wind金融終端顯示,從133家主動撤回的時間分布情況來看,一月份有25家,二月份17家,三月份主動撤回數增至31家,4月份為8家,5月僅5家, 6月份主動撤回數量增至20家,7月份主動撤回數量27家。
從行業分布來看,這133家主動撤回企業分布在28個行業,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分布數量最多,有26家主動撤回;其次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醫藥制造業以及專用設備制造業,各有13家主動撤回;緊隨其后的是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有10家主動撤回。
從保薦機構情況來看,中信證券主動撤回數量最多,有14家,占比9.59%;其次是海通證券,有13家,占比8.90%;民生證券位居第三,有11家主動撤回,占比7.53%。
此外,招商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國金證券、中信建投、安信證券、華泰聯合、國信證券均有5家以上主動撤回企業,占比為3%到6%之間。
與此同時,今年133家撤回的企業中,有53家企業已回復二輪及以上問詢,從其最后一次問詢的問題來看,53家企業共被問及的主要問詢問題包括:行業與業務、客戶與供應商、毛利率、主營業務收入、應收帳款、存貨、資金流水核查、募投、期間費用、銷售模式、創業板定位。
華東一資深保代告訴界面新聞,在擬IPO期間,除了可能轉板的公司,主動撤單的企業通常存在一定短板,且所遇問題難以在短期內妥善解決,因而公司與保薦人會選擇暫時不登陸資本市場。
“但也有部分公司是在行業景氣度和經營形勢發生變化后,綜合考慮撤回了材料?!彼a充道。
“全面注冊制下嚴把‘入口關’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廣西大學副校長、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
他指出:“首先,嚴把IPO門檻可以提升上市公司質量,防范濫竽充數不良企業的涌入,提高資本市場整體質量。其次,嚴格的審核標準可以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降低投資風險,提高市場的公信力。最后,嚴把‘入口關’也可以促進市場秩序的規范化,推動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