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均勝電子(600699)(600699.SH)披露的2023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約270億元,同比增長約18%;歸母凈利潤約4.76億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扣非凈利潤約3.96億元,同比增長約385%。
值得注意的是,均勝電子已連續5個季度盈利,尤其是汽車安全業務實現了扭虧為盈。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上半年提高了2.47個百分點至13.44%。
對于業績的全面改善,均勝電子公告稱,一方面主要是全球汽車主要市場需求逐步恢復、汽車產業供應鏈逐漸趨于穩定以及智能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公司汽車電子業務和汽車安全業務均實現快速增長所致。尤其是,占公司總營收7成左右的汽車安全業務正穩步恢復盈利。在今年上半年,通過提升運營管理效率、控制成本等一系列措施,均勝電子的汽車安全業務板塊毛利率提升,實現了扭虧為盈,進而提升了公司整體業績水平。
(資料圖)
公開信息顯示,均勝電子是國內較早深度布局汽車電子業務的零部件企業,公司主要致力于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新能源管理和汽車安全系統等研發與制造。其中,在汽車安全領域,其全球市場份額接近30%,屬于全球第二大汽車安全供應商。
汽車電子業務增速明顯
從營收貢獻增速上看,上半年,均勝電子實現營收約270億元,增長約18%,其中,汽車安全業務實現營收約187億元,同比增長約15%,即營收占比近7成的汽車安全業務實現了持續增長。
在汽車安全業務持續增長的同時,外界很容易忽視掉均勝電子在汽車電子業務領域的突破。均勝電子披露的2023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汽車電子業務的增速較為明顯。公告顯示,公司2023年上半年實現的270億元營收中,公司汽車電子業務緊隨智能電動化以及中國市場大發展趨勢,增長強勁,實現營收約83億元,同比增長約24%。
從全行業的角度來看,均勝電子的汽車電子業務也居于行業頭部水平。有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汽車電子營收排名中,均勝電子位列首位,汽車電子業務營業收入150.96億元,超過德賽西威(002920)、華域汽車(600741)、繼峰股份(603997)等。
在2023年,均勝電子的汽車電子業務繼續保持較高增速,并實現業務上的多點開花。首先在智能座艙領域,公司的新一代智能座艙域控制器、集成式中控大屏等多模態智能人機交互產品,持續進入客戶平臺車型的放量量產階段。同時,公司近年來持續探索AI技術在汽車智能化方面的融合與應用,包括以ChatGPT為代表的AIGC技術,“情感化”、“擬人化”的座艙交互正逐步走進現實。
在新能源管理方面,今年4月,均勝電子發布定點公告,將為新能源汽車的800V高壓平臺提供功率電子類產品,預計全生命周期訂單總金額約130億元。
智能網聯方面,在“單車智能+車路協同”已被視為未來自動駕駛和智慧交通發展的重要技術路徑的背景下,公司旗下均聯智行于2021年推出第四代平臺產品5G+C-V2X,該產品2022年獲得包括歐系頭部車企在內的平臺化項目訂單約80億元。截至目前,智能網聯相關訂單已近百億元。
據悉,均勝電子子公司均勝安全作為汽標委工作組委派的主要起草人,負責編撰主動式安全帶的標準草案、參與《智能網聯汽車主觀評價規范》等諸多標準的制定。
在智能駕駛方面,今年5月,均勝電子子公司與地平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高級輔助駕駛(ADAS)、自動駕駛、智能人機交互等領域的產品開發;6月,發布首款基于高通Snapdragon Ride第二代芯片的智能駕駛域控制器產品nDriveH。近期,均勝電子還加快軟件等創新業務布局,設立專門軟件公司,為全球汽車行業提供專業、高效的軟件開發工具及服務。除了前述地平線,公司近年還與英偉達、高通、黑芝麻(000716)等芯片廠商建立了合作關系。
可以看出,在汽車電子業務上,均勝電子不僅布局廣泛,而且在每個細分維度均進行了深耕。西南證券分析稱,隨著均勝電子前期儲備的訂單陸續量產,汽車電子業務將成為公司第二增長曲線。
國海證券也判斷,均勝電子是一家全球化的汽車零部件頂級供應商,伴隨智能化、電動化的產業趨勢,公司客戶持續拓展,在手訂單充沛,業績有望穩步提升。
推進全球產能優化重點聚焦中國市場
作為一家海外業務收入占當期總收入比例超過75%的全球化布局公司,均勝電子在今年上半年全球累計新獲訂單全生命周期金額約422億元,其中,國內新獲訂單總金額約167億元,占比提升至近40%。
這些新訂單為均勝電子未來的業績增長打下了基礎。新訂單的獲得,一方面,是中國汽車加速出海的背景下,擁有全球化布局優勢的均勝電子,抓住了機遇,賦能中國車企出海。
自2020年起,中國汽車出海實現“加速跑”,從100萬輛快速躍升至300萬輛。有研究機構預測,2023年我國汽車出口規模將達到400萬輛水平。在車企出海浪潮中,均勝電子的全球化布局優勢明顯,能夠快速響應中國汽車品牌的出海需求,賦能中國車企進行海外布局。
公開信息顯示,早在12年前,均勝電子就開啟了全球化之路,收購了擁有百年歷史的德國企業普瑞。彼時這家企業的營收僅為3.5億歐元,如今它已成長為一家年營收近17億歐元的汽車電子頭部企業,擁有人機交互和新能源管理兩大主營業務。
目前,均勝電子在全球主要汽車出產國均配套有相應的制造基地或研發中心,特別是在中國車企出海熱門的東南亞、墨西哥、匈牙利等海外地區均已深耕多年。目前,均勝電子已和部分國內頭部自主品牌洽談海外市場的本地合作事宜。
均勝電子表示,公司持續推進公司全球產能優化布局。具體而言,在全球,均勝電子持續推進產能向低成本國家/地區和中國轉移,協調提升歐洲、美洲的產能利用率;利用亞洲區優秀運營管理能力和經驗以及供應鏈優勢,通過全球布局、平臺化設計及精益生產等方式,實現降本增效,提升產品利潤率。
據悉,目前均勝電子在包括墨西哥在內的海外主要汽車出產國均設有研發中心及配套工廠。公司在墨西哥市場主要面向北美各大主機廠客戶提供各類汽車電子及汽車安全產品,其中2022年汽車電子業務在尤卡坦州新建一所高端研發中心,專注于人工智能和汽車電子相關產品設計與開發。
均勝電子董秘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曾表示,憑借在墨西哥多年的深耕,公司汽車安全及汽車電子業務在技術研發、生產制造、產能規模、客戶關系及供應鏈等方面均有深厚積淀和良好的競爭優勢,能夠快速響應并滿足北美市場各大整車廠客戶日益增長的產品需求,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
財通證券(601108)判斷,均勝電子目前的客戶以全球龍頭車企為主,2022年公司收入中76%來自于國外,全球業務布局之下,公司業務發展與單一市場系統性風險的相關性弱,業務韌性更強。
此外,均勝電子正結合實際運營情況在全球范圍內持續推進多項成本改善措施,以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成本競爭力,提高業績增長的彈性。具體包括:持續優化和改善全球供應鏈,提升區域管理和全球產品線管理的能力和融合,強化全球產能協同,將成本理念深入項目全生命周期,以及搭建全球人才庫、強化區域人才協同等。
均勝電子通過持續優化供應商采購體系,調整原材料采購策略,并利用“平臺化、模塊化”研發戰略,以實現從短期到中長期的持續成本改善。此外,公司還充分發揮中國以及亞洲區域的管理及生產優勢,向海外輸送管理人才及中國智能制造經驗,平衡全球產能,改善海外工廠業績。
天風證券(601162)的研究報告指出,均勝電子推進全球整合與產能爬坡,業務利潤率有望逐季改善,此外,公司加速車聯網和新能源領域擴展,持續斬獲大額新訂單,在車載智能時代有望占據一定戰略優勢。
值得說明的是,與全球產能優化規劃相對應的是,在國內,均勝電子也在推進國內產能提升規劃。比如,汽車安全合肥新產業(300832)基地第一期項目預計于今年三季度正式完工投產。目前,該基地已經進入安裝調試、產線試制階段,并已通過國內頭部本土品牌及新勢力主機廠的審核,其他頭部合資及自主品牌的審核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
根據規劃,該智能制造基地包括研發中心、測試驗證實驗室、乘用車方向盤以及安全氣囊生產中心等,全部建成后預計將實現方向盤400萬件/年,安全氣囊1000萬件/年的產能。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