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三年盈利暴增后,“電解液龍頭”天賜材料(002709)今年上半年整體盈利突遭“腰砍”,引發關注。在盈利突然暴跌之余,天賜材料“緊急”布陣,同日公告布局海外市場,包括終止歷時將近三年的“捷克天賜年產 10 萬噸鋰電池電解液項目(一期)并注銷子公司”、擬發行GDR募資近60億元重點布局歐美等海外市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三年盈利增速平均超1000%
今年中報凈利潤卻慘遭“腰砍”、主業營收下滑逾兩成
公開數據顯示,天賜材料最近三個年度的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165.21%、314.42%、158.77%,平均增速超1000%;從具體營收來看,天賜材料最近三個年度平均錄得125.09億元、凈利潤平均錄得28.18億元,去年更是錄得上市以來年度盈利最高值即57.14億元。如此高倍數的增速,妥妥的業績“大牛”,被業內稱之為電解液龍頭企業,天賜材料更是自稱全球電解液龍頭企業。
然而,連續三年的業績高增速后,進入2023年度,天賜材料的業績高增速“瞬間”被打破。繼一季度交出盈利同比下滑五成、營收下滑逾10%的成績單后,天賜材料近日披露的2023年中報,業績同樣出現大跌。
天賜材料2023年半年度報告顯示,營收79.87億元同比下滑22.93%,歸母凈利潤12.88億元同比下滑55.67%,歸母扣非凈利潤12.71億元同比下滑55.97%。
需要指出的是,從去年全年來看,天賜材料去年四個季度來看,不管是整體盈利,還是主業盈利,單個季度均盈利均超12.84億元,前三季度單季度盈利均在14億元左右。
如此看來,天賜材料今年上半年的主業盈利還不及去年四個單季度,整體盈利也只能稍微趕超去年第四季度。若從上半年、以及今年一季度的情況來看,對比最近三年的高增速,天賜材料的盈利高增速已然成為過去。
公開資料顯示,天賜材料主營業務為精細化工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屬于精細化工行業,主要產品為鋰離子電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種化學品。其中,鋰離子電池材料占營收比例在90%以上,主要為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和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均為鋰離子電池關鍵原材料。
天賜材料表示,正極材料方面,報告期內公司正極材料磷酸鐵上半年受到原材料價格波動、下游去庫存、新產能設備調試等多個因素影響,整體開工率及銷量未及預期,盡管銷量同比去年同期仍然實現較大幅度增長,但產品價格快速下跌導致盈利下滑。
此前,天賜材料在半年報業績預告中曾表示,自年初以來新能源產業鏈供需關系格局階段性失衡,疊加同期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在公司電解液產品產銷量正常增長,市占率進一步提升的情況下,產品價格較 2022 年上半年有較大幅度調整、單位盈利有所減少,同時受 2023 年年初高成本的原料庫存影響,半年度利潤同比去年下降。
民生證券針對天賜材料上述半年報,在研報中指出,“盈利方面,我們預計Q2公司磷酸鐵業務虧損,主要由于23年H1磷酸鐵價格一路下滑,公司Q2對高位庫存進行減值計提?!?/p>
東吳證券(601555)發布研發也指出,“公司Q2計提資產減值損失0.36億元,且由于磷酸及磷酸鐵跌價,導致正極業務虧損,下半年隨著產能利用率提升,有望開始貢獻利潤”。
緊急布局海外市場拯救業績?
擬發行GDR募資近60億元、終止捷克項目(一期)
面對今年以來,業績一再大跌、盈利更是連連“腰砍”,天賜材料卯足了勁準備從海外市場尋找突破點。
中報披露同日,天賜材料也披露了海外相關布局。包括宣布終止捷克天賜年產 10 萬噸鋰電池電解液項目(一期)并注銷子公司(簡稱捷克項目)、擬發行GDR募資近60億元。
其中,關于終止捷克天賜年產 10 萬噸鋰電池電解液項目(一期)并注銷子公司,天賜材料表示,受全球各國經濟下行影響,人員和物資流動受限,以及捷克投資環境及政策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公司捷克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困難,整體項目進度緩慢。結合公司的整體戰略發展規劃,以及國際投資環境及政策變化等客觀環境情況,公司對電解液出海歐洲的戰略進行了規劃調整,目前在歐洲已合作建立了首個 OEM 工廠,也計劃在經濟政策環境相對穩定的摩洛哥進行產能建設,為公司更好地服務及開拓歐洲市場做準備。
據悉,捷克項目自2020年9月8日獲得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后,至今已經將近三年。天賜材料表示,該議案通過后,項目組開展了項目有關前期工作,進行了設計初稿和環評工作,土建施工等暫未進行建設投入。
而對于擬發行GDR募資近60億元,則充分展現了天賜材料面對今年以來盈利暴跌后,欲通過挖掘海外市場尤其是歐美市場挽救業績的決心。
根據預案,公司本次發行GDR的募集資金為美元,募集資金總額按照定價基準日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折算后不超過人民幣 597,781.00萬元(含本數)。本次募集資金總額在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凈額將用于以下項目:摩洛哥天賜年產30萬噸鋰電材料項目、美國德州天賜年產20萬噸電解液項目、四川眉山天賜年產30萬噸電解液項目、廣東江門天賜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其中,摩洛哥項目、美國項目分別擬使用募資資金分別為17.56億元、11.21億元,合計占總募資資金的48.13%,即將近五成募資擬用于海外兩個項目。
天賜材料表示,作為全球電解液龍頭企業,公司需把握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機遇,并且積極應對國際政治環境變化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本土化趨勢,通過本次GDR發行上市進一步推動公司國際化發展,堅定推動海外研發和制造能力建設以滿足海外客戶的本地化配套需求,充分發揮行業領先優勢和龍頭效應,加速占領海外市場,從而進一步鞏固并加深國企業于新能源材料行業的領先地位。
然而,海外市場值得期待嗎?最近五個年度即2018年—2022年,天賜材料的境外營收分別為:2.61億元、2.78億元、4.95億元、5.04億元、6.51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12.57%、10.09%、12.01%、4.55%、2.92%;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1.32%、6.32%、77.87%、2.01%、28.95%。
從最近五個年度來看,盡管境外營收增速整體明顯攀升,不過,營收占比卻大幅下滑至不足3%。面對境內外如此懸殊的營收占比,天賜材料從海外尋找業績增長點的風險有多大?機會點又如何?
下游應用方面,預案提及,公司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材料生產銷售,所處行業及其上下游受中國和全球經濟形勢變化以及宏觀政策調整影響,特別是受中國或全球的新能源汽車、儲能領域和消費電子產品(智能手機、照相機、筆記本電腦等))行業市場規模的變動影響。
消費電子方面,Canalys數據顯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第五個季度下滑,2023年第一季度同比下滑12%,第二季度同比下降11%;全球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總出貨量第二季度同比下降11.5%,在此之前出貨量連續兩個季度下降了30%以上。另據IDC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570萬臺,同比下降2.1%。上半年出貨量約1.3億臺,同比下降7.4%。
另外,天賜材料的盈利還明顯受到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預案提及,報告期內公司采購的主要原材料主要有六氟磷酸鋰、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亞乙烯酯(VC)、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氫氧化鋰、雙氟磺酰亞胺鋰(LiFSI)、碳酸鋰、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及高純碳酸鋰。2020 年、2021 年及 2022 年,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占營業成本比例分別為72.39%、82.82%及83.85%,原材料成本占公司營業成本的比重較高,整體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生產成本具有重要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針對天賜材料擬發行GDR布局海外市場,多家券商在風險提示方面也提及原材料價格波動。
隨著海外市場的布局發力,天賜材料能否找到業績的第二增長極,拯救目前暴跌的盈利“窘況”?未來能否回歸盈利高增速?值得關注。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