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7日,摩根士丹利發布研報“看空”寧德時代(300750)。摩根士丹利表示:“目前電池材料公司的利潤率下滑大部分已被股價反映,而寧德時代在市場份額和利潤率方面,可能面臨越來越多的風險。”基于此,摩根士丹利將對寧德時代的評級從同等權重下調至低配,并將寧德時代目標價下調約16%至180元/股。受此消息影響,6月7日寧德時代股價開盤便持續走低,截至當日收盤寧德時代每股下跌5.46%,報價207.3元。
在外界看來,摩根士丹利對于寧德時代面臨風險的判定,或與其和特斯拉的合作生變傳聞有關。特斯拉美國官網近日顯示,Model 3全系列車型均可獲得7500美元的聯邦稅收抵免。此前,特斯拉Model 3系列中僅Performance車型有資格獲得全部7500美元補貼,其他版本僅可獲得3750美元稅收抵免,原因在于美國市場銷售的特斯拉Model 3車型中,除Performance外其他版本不符合美國《通脹削減法案》中關于“北美制造”的相關規定。
據了解,上述法案要求,如享受全部聯邦稅收抵免,需要在“電池組件”和“關鍵原材料”滿足相關要求。其中,在電池材料方面,電池材料中一定比例的“關鍵礦物質”原材料需在與北美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進行提取與加工或在北美進行回收循環,同時要求在明年前的比例達到40%。此外,2025年開始,要求不得包含任何“由外國實體”提取、加工或回收的關鍵礦物質等。而在電池組件方面,該法案要求電池組件的價值量需要有一定比例在北美制造或組裝。例如,其要求在明年前要達到50%的價值量,明年及以后將不得包含“由外國實體”制造的電池組件等。
因此,一時間關于特斯拉Model 3在北美市場不再使用寧德時代磷酸鐵鋰電池,以及寧德時代與特斯拉合作生變的傳聞四起。數據顯示,截至去年,特斯拉已連續兩年成為寧德時代最大客戶。去年,寧德時代來自特斯拉采購鋰電池的銷售收入達380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的11.59%。此前,有消息稱,特斯拉曾向寧德時代預定45GWh磷酸鐵鋰電池,用于去年80萬輛汽車的交付。外界認為,如果雙方供應關系發生變化,對寧德時代將是不小的損失。不過,針對市場傳聞寧德時代相關人士表示:“消息并不屬實,公司與客戶戰略合作關系沒有發生變化,會持續深化和提升。”
雖然寧德時代方面否認市場傳聞,但隨著動力電池市場競爭升溫,寧德時代也承受一定壓力。在報告中,摩根士丹利提到,預計短期內電池產能依然過剩,這使得價格戰不可避免,今年下半年二線電池廠商可能會采用更加激進的定價策略以獲得市場份額,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或將進一步縮小。
事實上,寧德時代的市占率正被蠶食。SNE Research 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雖然寧德時代以35%的市占率繼續排名首位,但相比去年下滑2%。在國內市場上,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裝車量也出現下滑。數據顯示,去年寧德時代市占率為48.2%,今年1月降至44.41%,4月進一步降至40.9%。雖然寧德時代仍為全球動力電池銷冠,但其競爭對手也在不斷提速。從裝機量上看,去年寧德時代裝機量為191.6GWh,比亞迪(002594)僅為70.4GWh,但在增速上比亞迪以同比增長167%遠超寧德時代的92%。而在國內動力電池排行榜上,比亞迪排名第二位,緊跟寧德時代。此外,去年中創新航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增長112.6%、欣旺達(300207)同比增長275.2%、億緯鋰能(300014)同比增長145.9%、二線動力電池企業不斷提速,也讓市場競爭加劇。
市場競爭加劇的同時,市場需求卻在放緩。數據顯示,2021年動力電池裝車率為70%,去年下滑至54%,今年以來則進一步降至51%。高工鋰電分析認為,去年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約480GWh,而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上險量)約260.94GWh,即便加上國內實際出貨量、出口量、工程機械等細分動力電池裝機量,整個行業當前庫存壓力依舊偏高。浙商證券(601878)等多家市場機構則預測,到2025年,新能源車所需要的動力電池產能將達1200GWh,但目前動力電池的產能規劃已超4000GWh,規劃產能遠超所需產能。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張久俊表示:“盡管這些產能規劃中或多或少存在水分,但從預期需求量和產能規劃角度看,動力電池產能過剩問題的確存在。預計今年或明年動力電池將出現較大規模產能過剩狀況。”
供需關系失衡,讓動力電池企業在價格上的把控也出現松動。今年初,寧德時代推出“鋰礦返利”計劃,業內認為其將繼續降低動力電池成本,對此盡管寧德時代方面未正面回應,但在業內人士看來,“返利”計劃對于車企來說能大幅降低動力電池采購成本,寧德時代也能獲得更多訂單。不僅寧德時代,有消息稱,蜂巢能源也推出“降價10%”的計劃。億緯鋰能也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中提到,公司會將三種定價模式(價格聯動模式、定價返利模式、全年鎖價模式)提供給客戶,看客戶需求來決定。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