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陶煒張智南京報道
曾經打響“A拆北”第一槍的南鋼股份(600282)(600282.SH),在提出將子公司鋼寶股份(834429)分拆至北交所上市計劃的18個月后宣布取消計劃,并終止鋼寶股份的上市輔導。南鋼股份在5月9日的公告中稱,這是鑒于實際控制人擬發生變更并綜合戰略發展規劃等原因。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盡管南鋼股份方面把實控人變更作為取消計劃的主要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南鋼股份去年四季度籌劃控制權變更事宜之前,就已經有數家上市公司子公司完成北交所上市。
《》記者從了解鋼寶股份分拆事宜的相關人士處了解到,在去年南鋼股份籌劃控制權變更之前,使得鋼寶股份分拆至北交所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受到了經營壓力的影響。鋼寶股份此前發布的2022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52億元,同比減少40.64%;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70萬元,同比減少50.74%。
“北交所其實對上市公司的盈利質量也是比較看重的。”一位常年從事投行業務的資深人士告訴《》記者。截至2023年4月28日,19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全部披露2022年年報。2022年,19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501.91億元,平均實現營業收入7.86億元,同比增長22.1%。公司全年共實現凈利潤138.11億元,平均實現凈利潤7230.81萬元,同比增長12.17%
從打響第一槍到悄然放棄
2021年11月15日晚間,在北交所開市的當天,南鋼股份發布了兩市首份拆分子公司鋼寶股份業務赴北交所上市的預案,擬將其控股子公司鋼寶股份分拆至北交所上市。這打響了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北交所的“第一槍”。
2021年11月19日,鋼寶股份向中國證券監督委員會江蘇監管局提交了申請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輔導備案資料,并于當日獲得江蘇證監局正式受理。
鋼寶股份2010年成立于江蘇南京,主要從事中厚板等鋼材產品的網上零售、個性化定制等業務,并搭建了專業化的電子商務平臺,致力于創建“大宗商品網上新零售”和“C2M個性化深度定制”。據2022年年報顯示,鋼寶股份公司的盈利點主要來自差異化的產品、用戶和服務,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新零售業務的自營差價、聯營服務費;二是滿足用戶個性化深度需求的定制、加工、倉儲、配送等的C2M定制業務;三是為客戶提供工業循環物資競價平臺,通過收取平臺服務費獲利。
然而在這一分拆上市計劃推進了18個月后,南鋼股份宣布放棄。盡管南鋼股份實控人變更確實是個過硬的理由,但在南鋼股份去年籌劃控制權變更之前,已經有一些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完成北交所上市。例如,復旦微電(688385.SH)子公司華嶺股份2022年6月22日上市申請北交所獲受理,7月29日上會,歷時僅38天。長虹美菱(000521)(000521.SZ)子公司中科美菱于2022年6月29日獲受理,8月5日上會,僅用時37天。在去年四季度籌劃控制權轉讓之前,鋼寶股份的北交所上市進度就已經慢于不少比他晚提出分拆計劃的公司。
“當時鋼寶的經營壓力比較大,北交所雖然不把盈利作為唯一指標,但也是比較看重的。根據券商意見,覺得就先等一等,然后后面就又遇到控制權轉讓這個事情了。”一位了解鋼寶股份分拆事宜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根據鋼寶股份今年3月發布的2022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52億元,同比減少40.64%;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70萬元,同比減少50.74%。
另外,鋼寶股份分拆北交所上市一事從一開始就曾出現烏龍。2021年11月15日,南鋼股份披露關于分拆鋼寶股份至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相關公告時,鋼寶股份未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規定的信息披露平臺同步披露相關信息,鋼寶股份因此被認定構成信息披露違規,當時就遭到自律監管措施。
北交所依然是分拆上市熱門
類似于南鋼股份這樣放棄分拆子公司上市北交所計劃的公司不止一家。
2022年10月11日,在華西證券(002926)保薦下并處于審核排隊狀態的中兵通信(837567.NQ)正式宣布因撤回首發材料而終止了此次IPO之旅。作為上交所主板軍工企業北方導航(600435)(600435.SH)旗下從事軍用通信產品生產的控股子公司,中兵通信與鋼寶股份一樣也在2022年出現業績下滑。2022年上半年,中兵通信營業收入、歸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39億元和0.17億元,兩項指標同比下滑達32.05%、23.56%。
盡管并未把能否盈利作為能否上市的核心指標,但從北交所已上市公司的業績情況來看,普遍是表現較好的。2022年,19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501.91億元,平均實現營業收入7.86億元,同比增長22.1%。公司全年共實現凈利潤138.11億元,平均實現凈利潤7230.81萬元,同比增長12.17%,盈利面達92.15%,其中44家公司增幅超過30%,22家公司凈利潤超過1億元,42家公司連續三年實現利潤正增長。北交所公司整體營運資金良好,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83.04億元,同比增長28.44%;生產建設穩步推進,購置固定資產等投資合計支出140.83億元,同比增長46.76%。
北交所自2022年11月推出的直聯機制,其實也能充分說明北交所對于績優公司的偏愛。直聯機制提出,鼓勵主辦券商重點推薦最近一年凈利潤300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或最后一輪投后估值15億元以上的企業適用直聯機制。對于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爭取實現“12+1”上會審議的工作目標。
盡管有公司放棄北交所分拆計劃,但A股企業分拆子公司上市北交所的興趣依然濃厚。廣東力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為繹認為,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北交所上市符合大多數市場參與者的利益。
他對本報記者具體分析稱,首先,分拆子公司至北交所上市符合地方政府、監管部門和北交所的利益。對北交所來說,面對建設一流交易所的目標,企業質量是至關重要的,而上市公司子公司天然的規范性既可以保證北交所企業的質量,又可以實現北交所的快速擴容,做到又快又好地建設北交所;其次,分拆子公司至北交所上市符合各中介機構的利益。對中介機構來說,與其去外圍與其他中介機構拼搶項目,還不如從自身的存量客戶進行內部挖掘;再次,分拆子公司北交所上市既符合上市公司的利益也符合子公司的利益。對上市公司來說,如果子公司能上市就多了一個上市融資平臺。對于子公司來說,子公司高管能夠獲得一定的股份,那還是很有積極性的。
“最后,分拆子公司北交所上市也符合投資者的利益。曙光數創作為今年4月份三個交易所的漲幅冠軍,吸引了全市場的目光。顯然,曙光數創作為中科曙光(603019)的子公司,漲幅大大高于其母公司,投資者可以通過母子公司的股票聯動挖掘市場的機會。對于北交所投資者來說,上市公司子公司在北交所上市應該成為一個獨特的板塊,值得關注,如曙光數創、鼎智科技、民士達等。”朱為繹認為。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