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博特科(300757)3月16日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3年3月15日接受16家機構調研,機構類型為其他、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陽光私募機構。 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一、公司介紹董事會秘書李良玉女士向全體參加調研人員就公司發展歷程、產品經營及技術研發情況等進行了簡單介紹。 二、問題交流
問:請李總給我們介紹一下公司的發展歷程以及未來的發展戰略。 公司自2011年設立,創立至今已經十余年,總體來說公司的發展經歷了如下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2011年-2016年)-工廠自動化設備階段:依托公司創始人專業技術出身,并深耕光伏工藝設備貿易多年,羅博特科自成立以來,專注從事自動化設備研制,憑借與國內外光伏工藝設備商及下游光伏企業的良好溝通,快速在電池片制造領域形成了覆蓋全工序段的自動化核心產品的先發優勢,2014年公司就交付了業界第一臺高密度低壓擴散自動化設備,還獨創性地推出了運用陶瓷材料制作吸盤的技術和產品。 第二個階段(2016年-2020年)-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的階段:公司敏銳地關注到了工業生產向智能化轉型的契機,2016年公司投資參股南京維思凱軟件公司,開始布局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2017年,我們成功交付世界首條250MW全智能電池片智能生產線(通威成都項目);2018年,公司成功交付世界首個3.5GW電池片智能工廠(愛旭義烏項目);2019年公司成功在創業板掛牌上市,正式登錄資本市場,同時也開啟了Robo2.0時代。 第三個階段(2020年至今)-工業互聯與工業人工智能應用階段:2020年公司牽頭完成了對德國FiconTEC的并購,從而進入半導體及光電子領域,同時我們還完成了全新的超高產能自動化設備(ARK平臺)和全新的第二代智能制造系統R2-Fab的開發,在技術迭代層面也是一個比較大的更新或者突破。 總體來說,公司過去及未來的發展始終秉承“為客戶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和提升良率”的宗旨,不斷更新迭代我們的技術和產品。事實上,在光伏電池片自動化、智能化領域我們始終是在引領和推動行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因此公司在光伏電池自動化設備領域一直保持著行業領先的市場占有率。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公司逐步明確了以“清潔能源+泛半導體”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一方面,我們將光伏自動化、智能化業務作為我們的基本盤來打造。在橫向層面,我們將緊跟著光伏電池技術迭代趨勢,適時推出具有競爭性的高效電池配套核心設備及整體解決方案;在縱向層面,我們將向光伏電池全流程及其上下游不斷拓展,為客戶提供高度集成的全產業鏈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兩個方向,我們都將持續保持創新,引領行業技術和產品革命:重新定義離線、多工藝、多產品標準柔性自動化平臺。深耕光伏行業同時,公司將借助多年的戰略布局和資本運作,迅速進入光電子,半導體高端裝備行業,泛半導體業務將為公司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問:請問公司如何看待今年光伏行業的發展趨勢?
(相關資料圖)
答:根據目前光伏電池片行業的公開信息和公司從客戶端摸排的信息來看,我們關注到今年光伏電池將會持續保持一個高速增長的態勢,其中Topcon的擴產規模尤其大,2023年將是光伏Topcon的擴產大年,行業估計擴產規模將超過200GW水平,樂觀的估計有接近300GW的擴產規模,下游旺盛的設備需求為公司的業務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場基礎,公司將抓住市場機遇在充分平衡好規模與利潤關系的經營思路下擴大業務規模,提高公司業績水平。
問:公司銅電鍍方案的優勢有哪些?
答:羅博特科早期對做銅電鍍設備的方向和定位進行過深入的調查,最早從2015年杭州賽昂成功實現過銅電鍍在異質結上面的量產化應用我們就開始關注銅電鍍的應用。隨后公司在2017-2019年期間也關注到其他客戶在陸續研發測試銅電鍍的一些方案,但基于成本和占地面積兩方面的因素并沒有推動銅電鍍的發展,期間公司也在逐步儲備和布局公司的銅電鍍方向。在光伏行業PERC、Topcon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進一步提高了大家對銅電鍍設備的產能、良率、占地面積及成本等指標的要求,但市場上現有的銅電鍍方案均存在尺寸太大、產能太低、價格太貴的問題。基于銅電鍍產業化的要求,羅博特科結合自身深耕光伏自動化行業多年的研發經驗和技術積淀,我們明確了公司關于銅電鍍的研發方向和方案目標,在滿足客戶技術指標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產能,降低成本,減小占地面積,解決行業痛點。從“高銀”向“低銀”再到“去銀”,銅電鍍為金屬化環節的終極降本利器。 為了解決銀漿用量限制光伏行業發展的痛點,公司將持續推動銅電鍍設備在光伏領域的研發和應用,致力于“去銀化”的終極路線,用銅完全替代銀從而幫助光伏電池行業實現降本。從公司目前掌握的公開數據來看,公司獨創的銅柵線異質結電池VDI電鍍技術方案和其他銅電鍍方案相比,具有占地面積大幅降低,銅電鍍設備對電力、市水或者純水的需求以及排水排氣這些指標方面相比其他方案均有較大的優勢。
問:銅電鍍設備本質上更偏自動化多一些,是否容易被復制,我們是否有對此做一些防范?
答:銅電鍍設備主要由自動化和工藝兩部分組成,該設備的設計方案包含要控制它的鍍層厚度、鍍層寬度、均勻性、藥液配方等。同時,公司在光伏電池自動化設備中多項核心專利技術掌握和運用確保了公司核心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的產能、碎片率等主要技術指標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基于上述要素,公司目前推出的原創VDI電鍍方案具有相應的Know-How和技術壁壘,想要完全復制我們的方案,會有較大的難度。此外,公司也對該技術領域進行了專利方面的申請和保護。公司也會在后續的開發工作中過程中持續重視并加強防范技術泄密,維護公司自主知識產權,加強技術壁壘建設。
問:從公司層面來看,公司的戰略規劃除了銅電鍍環節是否會參與前端的圖形化?咱們圖形化會選擇哪種技術路徑?
答:就現階段而言,公司對異質結銅電鍍方向的業務規劃系按照整體解決方案的思路來布局的,也就是包含了圖形化和金屬化兩個環節,但是基于整體解決方案的具體推進,公司將有計劃地按照分步驟、分階段的安排進行,現階段公司的著重點還是在金屬化環節。同時,我們在圖形化方面也已經有相應的規劃和儲備,圍繞著公司在該業務領域的戰略布局,公司已開始逐步推進圖形化領域的研究和開發,加速實現打造銅電鍍整體解決方案的目標,為公司貢獻新的業績增長點。在圖形化環節,為了匹配光伏電池行業高通量、低成本,實現產業化的要求,公司在圖形化環節亦會更多地追求技術方案的創新,推出更具競爭優勢的方案。公司對于異質結銅電鍍圖形化的相關進展在相應合適的階段,我們會根據信息披露的要求及時向市場披露相關信息。
問:公司的銅電鍍方案在產能上的配置如何?
答:公司銅電鍍方案的最大優勢就在于產能配置的彈性大,能夠根據客戶的需求匹配銅電鍍設備的相應產能,比如客戶的產能要求在7200wph-16000wph,公司只需在銅電鍍設備上做相應的改動就能滿足客戶不同的產能需求,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根據與Topcon單條產線產能數據的對比,公司目前一套單軌產線的銅電鍍設備對應的標準配置是600MW,如果客戶要求單軌的配置為700MW或800MW,我們也可以配合客戶的需求來提供不同的方案,從而實現匹配客戶需求的最終目的,此外,我們還能做雙軌的方案。
問:公司目前銅電鍍的進展情況如何,何時會有量產計劃?
答:大家應該也關注到了我們企業公眾號上發布的報道,在2月底公司與國電投雙方技術團隊已順利完成第一階段的設備可行性驗證,電鍍的一致性超過了市場上的其他方案,總體結果超出預期;雙方技術團隊將進行第二階段的驗證,實現電鍍工藝設備與自動化設備全面對接,整線跑通,從而收集量產數據,在數據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方案。公司與合作方將加快推進該業務領域的量產化進程,力爭在三季度成功建成行業內首條大產能銅柵線異質結電池生產線,爭取早日為公司貢獻業績,公司后續也將持續披露關于該業務板塊的進展情況。
問:公司2022年新增訂單的情況怎么樣?新增訂單的結構是什么?
答:截至到目前,公司對外披露過的數據是截至2022年半年度報告披露之日的在手訂單金額10.7億(含稅),按照新簽訂單金額統計口徑,2022年全年的新簽訂單數量同比增長顯著。目前公司的訂單量比較充足,總體來講,公司訂單仍然系以光伏電池片自動化業務為主,結構上看,大部分為TOPCon方面的訂單; 羅博特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研制高端自動化裝備和基于工業互聯網技術的智能制造執行系統軟件(MES)。主要產品主要有新能源設備、LED及半導體領域相關生產設備、制程設備及相關配套自動化設備、汽車精密零部件領域智能自動化設備。報告期內,公司及子公司共獲得與生產經營相關的專利證書91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87項;外觀設計專利4項;新增軟件著作權10項;新增國內商標注冊證2項。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共獲得與生產經營相關的授權專利證書280項(其中: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265項,外觀設計專利4項)和37項軟件著作權,國內商標注冊證25項,掌握多項核心技術。
調研參與機構詳情如下:
參與單位名稱 | 參與單位類別 | 參與人員姓名 |
---|---|---|
前海開源 | 基金公司 | 張梓杰 |
建信養老 | 基金公司 | 劉亞斌 |
招商基金 | 基金公司 | 巫亞軍 |
瑞達基金 | 基金公司 | 俞力楊 |
長安基金 | 基金公司 | 王海軍 |
浙商自營 | 證券公司 | 王鵬 |
浙商證券 | 證券公司 | 張菁、林子堯 |
長江證券 | 證券公司 | 劉曉舟 |
敦和資管 | 陽光私募機構 | 楊振華 |
重陽投資 | 陽光私募機構 | 陳奮濤 |
東方阿爾法 | 其他 | 李名雅 |
興銀理財 | 其他 | 酈莉 |
和諧匯一 | 其他 | 孫純鵬 |
涇溪投資 | 其他 | 方彥 |
混沌 | 其他 | 崔凱雯 |
金輦投資 | 其他 | 王語 |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