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規模必不可盲目提升,相應增加注冊資本是金融機構的必選項。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吳霜上海報道
近日,北京銀保監局發布《行政許可事項注銷決定書》,注銷了2021年11月4日通過的北銀消費金融增加注冊資本及調整股權結構批復。注銷決定書顯示,北銀消費金融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法定變更手續,行政許可決定文件失效。
【資料圖】
這意味著北銀消費金融增資失敗,注冊資本還是之前的8.5億元人民幣。目前,北銀消費金融的前三大股東依舊為北京銀行(601169)、利時集團、桑坦德消費金融,持股比例分別為35.29%、20%、15%。
去年11月,北京銀保監局發布《關于北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增加注冊資本及調整股權結構的批復》,批準北銀消金將注冊資本從8.5億元增至10億元。
其中,增資的股東為北京銀行、利時集團,兩方均需增資7500萬元。按照批復變更后,北京銀行出資3.75億元,出資比例變為37.50%;利時集團出資2.025億元,出資比例變為20.25%;其他股東出資金額不變,比例相應減少。隨著增資批復的注銷,上述變更未能落地,北銀消金要想增加注冊資本,只能重新申請。增資失敗或與股東未就增資金額達成一致有關
一般來說,消費金融公司增加注冊資本是出于控制杠桿的需求。消費金融公司的放貸規模可以達到凈資產的10倍左右,即杠桿可以放大到10倍,如果再通過資產證券化等形式,杠桿還可以進一步放大。
增加注冊資本也就意味著消金公司可以進一步擴大貸款規模,發展業務,從而增加利潤;同時,對于監管來說,消金機構增加注冊資本有助于避免機構過度放貸,維護金融系統穩定。所以,無論是機構還是監管,都有增資的動力。記者多方了解到,一旦注冊資本和貸款規模的比例超過監管的規定,監管就會要求消金公司提升注冊資本。
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了解到,此次增資失敗或許與股東之間未就增資金額達成一致有關,“股東太多,可能會不好協調”。目前,北銀消金的前十大股東包括北京銀行(35.29%)、桑坦德消費金融(20%)、利時集團(15%)、聯想控股(5%)、華夏董氏實業集團(5%)、大連萬達集團(5%)、北京聯東投資(5%)、北京九元辰光創業投資(5%)、京洲企業集團(4.21%)、上海銳嬴商務信息咨詢(0.50%)。
截至發稿前,北銀消金的第一大股東北京銀行未對記者關于北銀消金增資失敗的問題作出回應。
記者了解到,此前華東一家消金公司也因第一大股東與其余股東未就增資金額達成一致而未能成功增資,后來第一大股東由于流動資金的需要,出讓大部分股份后,又由新的第一大股東重新開啟了增資計劃。增加注冊資本:擴大業務規模的必選項
9月22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2)》顯示,截至2021年底,消費金融公司數量增至30家,貸款余額突破7000億元,達到7106億元,同比增長44.2%;資產總額達到7530億元,同比增長43.5%。消費金融公司貸款余額和資產總額2020和2021兩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22.6%和22.8%
今年以來,消費金融機構ABS發行大增。根據Wind數據,截至9月23日,消費金融公司和小貸公司的ABS發放總規模達到了513.74億元,已經高于去年全年的放貸規模504.88億元。
貸款規模必不可盲目提升,相應增加注冊資本是金融機構的必選項。
今年6月,金美信消費金融獲批增資。6月16日,廈門銀保監局發布《關于同意廈門金美信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變更注冊資本的批復》,增資后,中國信托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出資人民幣3.4億元,出資比例34%;廈門金圓金控股份有限公司,出資人民幣3.3億元,出資比例33%;國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出資人民幣3.3億元,出資比例33%。金美信消費金融的注冊資本則從原來的5億元提升至10億元。
根據中國信托商業銀行年報,2021年,金美信消金的綜合利潤為7.29萬美金,2020年年末為9.82萬美金。
目前,北銀消金的貸款規模暫時無從而知,但從凈利潤來看,北銀消金與頭部機構差距較大。2022年上半年,招聯消金凈利潤達到19.37萬元,同比增長25.62%;馬上消金凈利潤5.84億元,同比增長32.43%;興業消金凈利潤11.50億元,同比增長12.31%。
北京銀行2022年中報顯示,截至6月末,北銀消金總資產872,010.31萬元,凈利潤3,733.03萬元。而去年同期,北銀消金未經審計的總資產為969,408.92萬元,凈利潤2,423.84萬元。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彩迅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