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宅基地是農民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安身立命之本,關乎億萬農民的居住權益。當前,宅基地底數不清、農民建房難、多頭管理審批難、土地違法查處難等問題突出。因此,保障村民的宅基地合法權益,在確保農村“戶有所居、民不失所”和農民生活富裕、促進鄉村振興中意義重大。
2019年12月,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印發的《關于規范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的通知》提出“加快信息化建設,逐步實現宅基地用地和建房規劃許可數字化管理。”2022年5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地區宅基地基礎信息調查工作的通知》,提出試點地區要綜合運用遙感、測繪、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全面摸清縣域宅基地規模、布局、權屬、利用狀況等基礎信息,建立農村宅基地數據庫,編制農村宅基地數據臺賬和利用現狀圖件,逐步建成縣級農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統。
(資料圖片)
神州信息(000555)在深入解讀宅基地改革政策文件基礎上,充分利用在不動產調查登記管理、鄉村治理等方面的工作經驗,推出農村宅基地信息管理系統,聚焦宅基地規范化、數字化管理的核心任務,以宅基地現狀調查為基礎、審批為核心、管理為目標,實現宅基地成果數字化存儲和宅基地申請、審批、流轉、退出、監管等業務信息化管理,滿足宅基地改革與管理、農民用地建房“不見面審批”等需求。
神州信息深耕農業農村信息化領域20余年,圍繞“戶有所居,保障農民切身利益”的要求,利用數字化手段推動宅基地管理信息化建設。神州信息農村宅基地信息管理平臺解決方案目前在江蘇省、廣東惠州、甘肅涼州均有具體案例落地。
01.
“江蘇省”奮力打造全國數字化宅基地改革“樣板”
現狀分析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農民工進城務工,部分農二代農三代已完全融入現代城市生活和環境,不愿再回農村而想在城市立業安家,原先農村的宅院房屋由季節性閑置變成長久閑置。一方面,造成土地撂荒,人口外流,農村空心化;另一方面,造成大量農村宅基地閑置荒廢,鄉村產業發展沒有建設用地。受法規政策及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限制得不到盤活利用,已在城市穩定就業的農民瞻前顧后,既想處置自己閑置宅基地,又想保留農村的根基,從城市能夠回到農村。原有的宅基地管理制度已不能適應農村經濟社會出現的這些新情況、新問題。
解決方案
業務全鏈條精細化管理
打造線上線下(300959)多模式的宅基地審批,提供兼容全省N種審批流程,支持自定義靈活配置。實現多部門、多層級的聯合審批,讓數據多跑路,農民少跑腿。為農戶用地審批提供保姆式服務。
金融助力農宅煥然一新
為建房農戶提供銀行信貸產品,滿足農戶建房的資金需求。提供建房保證金線上繳納、原路返還的金融服務,確保??顚S?、操作留痕。確保新農宅保質、合規的順利驗收。
元禾賦能宅基地全景仿真再現
提供宅基地農房的虛擬現實的采集、擬合、展示、重建。支持宅基地3D可視化,實現360°旋轉、多場景切換、高空視角、第一人稱視角,自動漫游與巡檢,打破時間與空間的界限,實現身臨其境的線上沉浸式感官體驗。
做好做實做優宅基地改革檔案
建立健全省、市、縣、鎮、村五級檔案管理體系。實現依規建檔、分類歸檔、分級存檔。打通宅基地審批與檔案館的最后一公里,實現用地建房驗收后實時歸檔,促進農村宅基地改革取得實質性成效。
時空數據智能化管理
提供農村宅基地數據庫管理服務,建立宅基地矢柵一體化存儲模型。從存儲、傳輸到應用、服務進行全面規劃,實現對農村宅基地空間數據及屬性數據的智能化、自動化管理和維護。
助推全方位網格化監管
通過遙感監測、移動巡查等技術應用,以神州信息農業地圖為基礎,實現對宅基地利用現狀、宅基地分配、宅基地流轉和宅基地退出的監測、統計、展示、分析和監管調控,形成農村宅基地監測“一張網”。
盤活利用集中化管理
通過業務重構和數據融合分析,構建盤活利用集中化管理平臺,實現宅基地流轉、退出、抵押、有償使用等業務流程化、規范化管理。
多渠道電子信息公示
提供政務服務網、農宅通、微信小程序等多種信息公示媒介,便于農戶查詢宅基地業務辦理進度,提升政府辦事透明度和工作效率。
02.
“廣東惠州”推進宅基地改革助力農村經濟發展
現狀分析
盡管2020年機構改革后明確由農業農村部門履行宅基地管理職責,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自然資源部門和農業農村部門的管理職責在基層還沒有完全理順,宅基地管理人手不足,且業務水平參差不齊。村級協管隊伍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并有效開展工作。
解決方案
宅基地資格權動態管理
支持對宅基地資格權名錄、集體經濟組織名錄、建房/住房需求、用地指標進行統一管理,建立與宅基地建房審批業務及流轉業務的關聯,支撐分戶、合戶、銷戶的實時更新,實現宅基地資格權信息的動態管理。
“一網通辦”智能審批
系統縱向涵蓋省、市、縣、鄉、村、組6級管理部門,橫向兼容農業農村、自然資源、住建等各聯合審批部門。貫通宅基地申請、審查、選址、批準、發證及驗收等農房報建全過程,支持“一證通查” 、“智能資格校驗”、“用地指標前置性檢查”、“審批歷史追溯”,實現宅基地用地和建房規劃許可數字化管理。
建房申請“掌上”辦,足不出戶更省心
農戶建房報建可通過“粵省事”或宅基地管理門戶網站,完成用戶注冊、用地申請、開工申請、驗收申請等各項業務申報,進一步簡化紙質申報材料,做到足不出戶“掌上”即可辦理。
帶圖審批,審批精準效能高
滿足村莊規劃、現狀地類、三線管控、風貌管控等多源異構數據的匯集整合,納入審批過程,用于支撐建房用地地塊的各類空間分析、合規性分析,保證宅基地規模、布局、風貌等符合規劃。
“多審合一”,部門聯動更高效
實現了與政數局、不動產、水電等多個部門的互聯互通,橫向與自然資源局的不動產發證系統對接,打通建房驗收與不動產證發證;與水電共同驗收,驗收通過即可通水通電??v向與“粵省事”和龍門縣級宅基地系統對接,匯聚全市不同宅基地系統的數據,實現多向互通、業務聯動。
03.
“甘肅涼州”創新宅基地聯合執法工作機制
現狀分析
受傳統習俗觀念的影響,十年前隨著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和農民外出務工經濟收入的增加,農村出現了打樁蓋房和翻修建房熱,開始向交通便利的中心村、道路兩邊、山下集鎮邊緣聚集,向國家地方建設項目拆遷補償區聚集。另外,貧困地區受各種因素的制約,基本沒有村莊集中統一規劃的概念和意識,只要是自己的承包地就可以隨意打樁蓋房,造成大塊平展的耕地開天窗。在涼州區土地面積較大的西北山區,還普遍存在大莊套小莊的習俗,莊內隨意蓋房修建生產生活設施,大莊包括附屬設施用房占地面積在一畝左右。
解決方案
打造數據管理“一個庫”
結合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及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利用無人機測繪技術制作村級數字正射影像和三維模型,形成調查工作底圖,并開展宅基地專項調查,全面摸清宅基地規模、布局、利用狀況、所有權人等信息,建立信息庫進行大數據管理,逐步實現全縣宅基地信息一圖觀全貌。
便民服務“一端辦”
研發農村宅基地業務管理系統及微信小程序,農戶提交建房申請后,經過村小組受理、村級審查、鄉鎮受理、現場踏勘、鄉鎮審批、制證打印等審批環節,即可完成整個流程,實現宅基地申請審批線上化、規范化、精準化管理。通過手機監管助手全面落實申請審查到場、批準后丈量批放到場、住宅建成后核查到場。整個建房申請農戶只需“一點(點開手機)、二簽(簽填資料)”,就能實現“三領證”。
巡查監管“一張網”
建立網格化巡查和動態巡查機制。村級、鎮級、縣級、市級、省級巡查人員在規定時間內,進行任務巡查。監管人員通過大屏,可及時查看上報的違法數據和統計信息,并判斷是否有涉嫌違法建房的行為。宅基地管理實現了“村巡、鄉查、縣管、民監督”,鄉村治理更趨精準化、實時化、便民化。
綜合利用“一中心”
建立農村宅基地盤活利用中心,可以實時查看全縣和各個鄉鎮的宅基地抵押、有償使用、退出和流轉的情況,受理農戶在手機小程序上提交的退出、抵押、流轉等申請事項,使宅基地“申請,審核,公開,競價,成交”全流程線上辦理,推動宅基地資源變資產,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彩迅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