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吾家有兒初長成。2023年5月8日,一頭雄性白犀(Ceratotheriumsimum)在昆明動物園誕生。8月20日,小犀牛迎來誕生百天的喜慶日子!為感謝社會各界對昆明動物園動物保護工作的支持和對白犀牛的關愛,昆明動物園于2023年8月20日上午10點,在犀牛館為小犀牛舉辦了簡約的百日慶活動。活動中,幼白犀牛和它的食草類小伙伴(2只黑山羊)正式與游客見面,為大家揭開了昆明動物園白犀牛人工育幼技術的神秘面紗。
為進一步擴展面向廣大游客,尤其是青少年群體的野生動物保護教育和科普宣傳內容,豐富展示種類,昆明動物園于2017年2月從非洲引進了一對約3歲的亞成體白犀,飼養展出至今。作為省、市科普教育基地,昆明動物園常年開展野生動物展示及保護教育活動。隨著2頭白犀牛的引入和展示,昆明動物園也將其作為野生動物保護教育的重點和亮點,推出了“探秘動物園——誰拿了我的白外套”白犀牛專題精品研學活動,引入志愿者在犀牛館進行公益駐點科普講解服務,通過系列活動帶領大家探究白犀的奧秘,了解動物園保育工作后面的故事。經過近6年的飼養,兩頭白犀已成年,健康狀況良好,表現出正常繁育行為。為準確監測兩頭白犀的生長發育和繁殖狀況,昆明動物園在日常飼養中著重引入基于野生動物健康檢查的正強化訓練,讓母犀牛能夠在完全不使用任何化學或物理措施的前提下,能夠讓專業獸醫進行耳緣血液樣本采集,為科學監測飼養狀況打下了良好基礎。
經過持續的跟蹤觀察和科學監測,昆明動物園精確預判了預產期,做好了迎接新生命的相關準備。母犀牛于2023年5月8日凌晨順利生產一頭雄性小犀牛寶寶。
由于多種原因,母犀牛未能表現出正常哺育行為,為確保幼仔生命安全,昆明動物園立即成立了專業小組,參考相關科技資料及業內成熟做法,采取人工育幼技術,對幼仔進行哺育。通過100天24小時全方位的艱辛努力,現幼犀牛發育良好,順利度過初生至斷乳前生長階段。這只小犀牛身體健壯,活潑好動,體重從5月8日出生時的73公斤,增重至260公斤。
一直以來,昆明動物園的白犀牛家族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喜愛,為白犀牛的飼養展示、科普教育、人工育幼技術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借幼犀百日之際,昆明動物園對長期關心、支持、幫助動物園發展、關心動物園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機構和組織,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據悉,兩只黑山羊將與小犀牛生活一段時間,讓小犀牛通過觀察黑山羊的采食及其他行為,更好地實現從哺乳期到進食輔食和青草的過渡,陪伴小犀牛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
這是動物園人工育幼的另一個重要舉措,選擇在食物鏈上沒有競爭關系、生活習性和食物比較接近、符合嚴格檢疫要求的陪伴動物,進行習性行為塑造。
云南網記者熊明實習生普依婷攝影報道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