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氯堿協會數據,今年上半年PVC新增生產企業2家至73家,新增產能80萬噸,總產能2890萬噸,產量約1050萬噸,裝置開工率73%,表觀消費量約970萬噸,與去年同期持平,累計出口108.61萬噸。
(相關資料圖)
聚氯乙烯(PVC)為無定形結構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較小。由于具有優異的難燃性、耐磨性、抗化學腐蝕性、綜合機械性、制品透明性、電絕緣性及比較容易加工等特點,PVC已經成為應用領域最為廣泛的塑料品種之一,在工業、建筑、農業、日常生活、包裝、電力、公用事業等領域均有廣泛應用。
PVC的生產主要有兩種制備工藝,一是電石法,主要生產原料是電石、煤炭和原鹽;二是乙烯法,主要原料是石油。國際市場上PVC的生產主要以乙烯法為主,而中國受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限制,則主要以電石法為主。
上半年PVC總產能2890萬噸
近三周以來,PVC整體呈現出振蕩上漲態勢。近期PVC期貨價格結束了自5月以來低位窄幅橫盤振蕩的局面。將PVC期貨價格與文華商品指數對比來看,文華商品指數6月初達到165.72點的階段低點,隨后出現強勢反彈,大有V型反轉之勢,截至昨日再創185.42點的反彈新高,已反彈11.89%,而PVC期貨反映則表現為慢一拍,近期才開始補漲。
今年上半年美聯儲加息、出口減弱、內需不足、房地產繼續弱勢等因素,目前看已經在上半年商品期貨市場中充分定價,在當前時間窗口,隨著各項經濟刺激政策的不斷出臺,市場所面臨的政策背景與上一輪反彈如出一轍。
上一輪PVC自去年10月至今年1月的反彈,其價格從5577/噸的低點漲至6740元/噸高點,是由去年年底出臺的各項地產救市政策帶來的政策預期推動的。
供應端,上游裝置開工雖有提升,但檢修及開工回歸不及預期,截至7月26日,PVC行業開工率73.46%,仍處于同期最低水平。出口端,自上周起,PVC出口印度情況表現較好,受國內檢修影響,雖然印度需求并未有明顯好轉,但市場交易現貨可能出現緊缺情況。總的來看,我國出口情況有所好轉,但后續能否延續仍有待觀察。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聚氯乙烯(PVC)行業深度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PVC,即聚氯乙烯,曾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通用塑料,應用非常廣泛。目前,我國聚氯乙烯主要有兩大消費市場:硬制品和軟制品。硬制品主要是各種型材、管材、板材、硬片和吹塑制品等;軟制品主要為各種用途的膜、電線電纜、人造革、織物涂層、各類軟管、手套、玩具、鋪地材料、塑料鞋以及一些專用涂料和密封劑等。
從需求情況來看,近些年來,我國聚氯乙烯樹脂需求穩步上升。2019年,中國聚氯乙烯樹脂表觀消費量達2027.00萬噸,同比增長7.23%。隨著聚氯乙烯樹脂的各種應用,預計在2021年我國聚氯乙烯樹脂的消費量可以達到2210.9萬噸,市場前景可觀。
PVC主要原材料是電石。年初以來的電石市場跌跌不休。據生意社數據顯示,電石價格由1月初的3700元(噸價,下同)跌至3月末的3200元,一季度整體跌幅13.51%。電石行業在經歷了全行業虧損、經濟運行嚴重受挫的2022年后,一季度仍未見起色。
2023年電石市場仍處于低位調整狀態,隨著1,4-丁二醇(BDO)行情向好等市場因素發生變化,電石行業的消費結構也將隨之改變。同時,政策環境的變化和行業持續轉型升級也將推動電石產業格局進一步整合。
從外部環境看,全球經濟復蘇緩慢,通貨膨脹的壓力持續加大;從產業鏈和供應鏈來看,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了安全風險。而從電石行業自身來看,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造成電石的消費領域過度集中,行業高度依賴聚氯乙烯(PVC),其他領域電石消費增長緩慢。
供應寬松也對電石價格有抑制作用。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電石總產能3900萬噸/年,產量3000萬噸,產能利用率77%,表觀消費量2988萬噸,市場存在供大于求狀況。蔣順平指出,當前在建、擬建電石項目產能約898萬噸/年,預計2023~2024年將釋放375萬噸/年新產能,或許會對市場造成更大沖擊。
此外,電石生產的兩大原料——炭材與石灰石供應受環保政策收緊影響,正在面臨價格上漲等一系列問題。江蘇中圣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王超指出,我國石灰石礦可開采年限不足20年,石灰石品位也逐漸下降,而石灰石的質量同時會影響電石產品質量和生產過程的能耗,未來也將成為影響電石行業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游市場變化漸顯
電石下游最重要的產品是PVC,2022年我國電石下游消費結構中PVC占比為82.14%,其他下游產品包括BDO、醋酸乙烯、氰氨化鈣(石灰氮)等。隨著下游市場發生變化,電石消費結構也將隨之改變。
中國氯堿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培超表示,2022年國內PVC供應量未見明顯提升,出口量也不斷下降,PVC的原料需求萎縮直接影響了電石市場。同時,2017年全球生效的《關于汞的水俁公約》對于用汞工藝提出了約束性要求,電石法生產PVC需要用到含汞催化劑,因此近5年來我國乙烯法PVC產能逐年上升,從2018年的18%提升到2022年的23%,且計劃新增裝置中乙烯法占比60%左右,隨著沿海地區乙烯法PVC產能逐漸落地,其占比仍有繼續放大的趨勢。
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統計,在可降解塑料、氨綸、電動汽車等下游行業的帶動下,近三年來新建的416萬噸/年電石法BDO產能將逐步釋放,進入2024~2025年,BDO產業的集中擴產將帶動新的需求出現,或將成為電石原料的有力競爭者,逐漸改變電石市場的消費結構。
我國的能源和資源狀況決定PVC是電石的主要消費領域,其他領域的應用開發相對困難。
根據電石協會的統計,目前業內長期停產的電石產能約有350萬~400萬噸/年,產能10萬噸/年及以下的小電石爐裝置產能仍有120萬噸/年。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的《電石行業規范條件(征求意見稿)》,行業的能耗標準將更加嚴格,單臺爐容量小于12500千伏安的電石爐或將被列入淘汰名單,產能整合還將繼續。
《2023-2028年中國聚氯乙烯(PVC)行業深度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ixinsh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